小宝宝生下来长得白白胖胖,特别招人喜欢。出院前做听力筛查,双耳显示“未通过”,医生建议生后42天回来复查。但是小雨的父母觉得孩子看上去这么健康,家里也没有耳聋的病史,因此也就对医生的话没太在意。小雨10个月时,妈妈发现孩子对声音的反应不太敏感,过年放鞭炮也没什么明显的反应,于是趁着放假,带小雨到医院做了一次全面查体。
通过全面的诊断性听力测试,小雨患有极重度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需要配戴大功率助听器甚至做人工耳蜗手术来康复。听到这个结果小雨的妈妈后悔没听医生的话,早来复查。经过对小雨及其父母的基因检测,小雨的听力损失是由基因突变引起的。详细询问病史得知,妈妈以前一直从事理发行业,经常接触染发剂、烫发剂。
专家提示:染发剂、烫发剂等具有较强的致畸致突变的作用。孕早期接触有毒有害的物质如农药、抗癌药物、化学药品、放射线等会导致胚胎发育异常从而引起流产、早产、胎儿畸形及先天缺陷。因此从优生优育的角度出发,准妈妈在孕前就应注意避免接触这些有害物质,千万不能存在侥幸心理。
乐乐的妈妈是剧团的一名乐手。怀孕时正赶上乐团有演出任务需要经常排练。排练时只是感觉胎动比较多,并没有其他不适。乐乐出生后听力筛查显示“未通过”,3个月时诊断为双耳中度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医生分析乐乐的听力损失可能与胎儿期长期接触噪音有关。无独有偶,天天的妈妈在工厂从事缝纫工作,每天操作缝纫机从事流水作业。由于自己所干的工序比较简单,活也比较轻,天天妈妈就这样一直从怀孕开始干到天天出生。同乐乐一样,天天生后也被诊断为双耳重度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
专家提示:我国的学者对怀孕期间接触强烈噪声(95分贝以上)的女工所生子女进行测试,发现其智商水平较低。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噪声经常引起子宫收缩,影响胎儿的血液供应,进而影响了胎儿神经系统的发育。国外的一些研究表明,孕妇在怀孕期间接触强烈噪声使婴儿听力下降的可能性增大。噪声对胎儿正在发育的听觉系统有直接的抑制作用。在这里,专家要告诉准妈妈的是,胎儿在怀孕的中后期就已具备听力。如果外界环境长期存在噪声刺激,胎儿就会感觉烦躁,最主要的表现就是胎动频繁。因此准妈妈怀孕期间工作及生活环境应该尽量远离噪音,尤其是持续时间较长的噪音。胎教时,应选择节奏柔和舒缓的轻音乐,音量保持在舒适的范围之内,不要放在腹壁上,每次胎教时间也不宜过长。
作为从事小儿听力学的临床医生,几乎每天都会碰到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导致不同程度听力损失的孩子。其中一半是由遗传因素引起,另一半与环境因素有关。虽然现在对听力损失的康复手段越来越先进,但是作为家长,最好的消息莫过于听到医生说自己的孩子各方面都很健康。作为医生,同时也是孩子的母亲,我衷心地希望每一个人在准备做父母前都做一个有心人,了解基本的优生常识,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从而避免遗憾的事情发生。祝愿天下的父母都能有个健康的宝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