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妈妈的乳汁量如果不足,就要采取下奶的方法使乳汁分泌量增多。那么,究竟有哪些下奶的好方法呢?
乳妈妈的饮食起居要安排得当,不要过度劳累,睡眠应充足;饮食要富于营养,多喝些鸡汤、鱼汤、排骨汤、鲫鱼汤或猪蹄汤;口服多种维生素;也可在医生的指导下配合中西药物或针灸治疗。每次哺乳时,让宝宝充分吸吮一侧乳房,再吸吮另一侧乳房,直至自动放弃为止;下一次自后吸吮的那侧乳房开始,这样轮流交替吸吮双侧乳房,使双侧乳房得到同样的刺激机会,这样可以促进乳房多分泌乳汁。
除此以外,针对不同的缺奶原因,乳妈妈也应采取不同对策:
身体虚弱:用“通乳丹”
产后奶少多因身体虚弱,气血生化之源不足,或因肝郁气滞乳汁运行受阻所致。
产后气血虚弱表现为产后奶少,或全无,乳汁清稀,乳房柔软,无胀痛感,面色光白少华,神疲食少,舌淡少苔。对此可在医生指导下用具有补气养血,佐以通乳作用的中成药“通乳丹”,每次6克,日服2次,用猪蹄煮汤,或者鸡汤送服。
产后奶汁清稀量少,甚至全无奶汁,多因平素体虚或产后调养不好。乳妈妈面色比较苍白,饮食减少,气短无力,而乳房不胀不痛。应当采用补益气血和增加营养的方法来催乳。将猪蹄1~2只炖烂吃蹄,并将汤与药液混合同服。气血虚弱不重者,也可单用通草10克与猪蹄同炖,吃蹄喝汤。还可用猪蹄1对炖烂,再加豆腐半斤、葱白3根、米酒50毫升同煮食用。用红糖、米酒煮豆腐食用,也有一定效果。肝郁气滞:用“下乳涌泉散”
产后肝郁气滞的表现为乳汁分泌极少,或全无,伴有胸肋胀闷,乳房胀痛,心情抑郁不乐,或有低热,舌苔薄黄。对此可在医生指导下用具有疏肝解郁,通络下乳作用的中成药。
脾虚无奶:健脾
有的乳妈妈食欲不振,腹胀,大便清稀,则应配合使用健脾药物,疗效才好。一般可服用香砂六君子丸。还有的乳妈妈,气血并不虚弱,而是由于气血瘀滞引起奶少、乳房胀痛、胸闷胁痛、心窝饱胀、闷闷不乐、容易发脾气,应采取行气活血的办法来通乳。
乳妈妈也可以用下列方法帮助下奶:
让宝宝早早开始吸吮
如果条件允许,宝宝刚一出生,就抱到怀里让宝宝吸吮乳妈妈的乳房。新生儿在出生后20到30分钟之间,吸吮反射最为强烈。在出生后的第一个小时里,大多数宝宝们都准备好了,甚至急于吃到妈妈的乳房。如果错过了这个黄金时间,宝宝的吸吮反射在今后的一天半之内会有所减弱。早早地吸吮,对于宝宝和乳妈妈都有很多好处。吸吮帮助消除宝宝在分娩过程中承受的紧张,帮助宝宝适应新环境。吸吮有助于宫缩,有利于胎盘的娩出,减少母亲产后出血,以利产后恢复。
尽量和宝宝同室相处
宝宝的吸吮,刺激乳妈妈体内催乳素和催产素的分泌,这两种激素继而敦促乳妈妈乳房内的腺体生产和分泌母乳。因此,频繁的吸吮有助于乳汁的分泌。吸吮得越勤、吸吮的时间越长,乳汁分泌得越旺盛。最理想的情况是妈妈和宝宝呆在一起,随时观察宝宝的需求,只要宝宝一哭、或有吃奶的意思,就可以把宝宝抱到怀里喂奶,不必定时定点地喂,而是按需喂养,这是母乳喂养的基本原则之一。喂奶的间隔时间是随着乳汁成分的变化以及奶量的增加,由婴儿自己决定的,不是由人为规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