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儿冒险类真人秀节目有些残忍遭观众质疑(二)

  心理专家 “冲击疗法”需要心理引导

  泡桐树小学心理工作室专家陈竞认为,该节目设置上对孩子的刺激显得稍微强了一点,在心理学上叫“冲击疗法”。不同气质类型的孩子效果会有差异,有的孩子可能是正面的;如果没有好的疏导,有的孩子也可能产生对抗心理。

  四川师范大学心理学教授张皓也认为,节目的创意值得肯定,但过程设计上和孩子的生活现状反差较大。家长需要注重孩子的心理引导,特别是节目过后的心理疏导。“影响孩子的部分,可能更多地在于节目之后,而不在于过程。”张皓建议活动中可以适当邀请心理专家参与,及时疏导孩子的恐惧情绪。

  记者:做这个节目的初衷是什么?

  颜蕾:我们最初的设想就是想做一档有关孩子的真人秀节目,国内的真人秀节目很多,但大家都忘了关注孩子。现在的孩子存在很多问题,他们在娇纵溺爱下长大,遇事不会坚持,不少孩子在父母面前极端骄横,但到了众人面前却自卑胆怯,极不自信。我们节目要传达的一种理念就是要告诉孩子们,很多问题只能靠自己,很多品质在他们幼年时就必须养成。

  记者:为什么把年龄限定在5岁左右?大点的孩子似乎更适合?

  颜蕾:年龄小的孩子,在面临那些困难和恐惧时,所展现的本能东西确实要比大一点的孩子更能说明问题。另外,0~6岁是孩子成长的关键时期,很多习惯和最初的意识都在这个阶段形成。

  记者:非得用这种比较极端的方式吗?

  颜蕾:事实上,这种方式也并不极端,首先孩子的生理安全是绝对保证的,我们的安全措施很到位,每期也都为孩子买了保险。在心理方面,我认为这种方式也并不极端。我们不能总用成人的眼光来思考孩子。比如说,做第一期节目的时候,我们设置的任务是要求孩子去翻越4米高的网,我们想这已经超越了他们平时的游戏,对他们来说太难了。但结果是,面对镜头和鼓励,很多孩子都能轻松地过去。孩子的潜能是无限的。在后面几期的节目里,你也能发现,很多时候我们的宝贝都表现得比大人更优秀。

  记者:有家长说你们不考虑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

  颜蕾:我们确定这个节目方向时也有这方面的担心,但征求过心理、教育、社会等专家的意见后,觉得丰富的体验是孩子成长的需要。只要过程中和事后进行正确的引导,是不会留下恐惧的阴影的。同时,节目本身也在不断尝试和调整,逐渐加入了越来越多的智力方面的考验。

  记者:培养孩子的品质,通过一个节目就可以吗?

  颜蕾:当然不行,所以我们很强调过程中对孩子的鼓励,以及过程后的引导。我想,这个节目本身只是提供了一个契机,让我们有机会在孩子最容易接受的状态下,给他们注入更理性、更健康的意识。你不得不承认,在面对镜头的时候,孩子所能接受和吸收某种态度的几率会增加几倍。很多参加了节目录制的宝贝后来都变得坚强了很多。

  热线开通 咋让孩子坚强 你也来说说

  让孩子挑战极限,到底是能让孩子变得坚强还是种下另一种隐患?勇气教育需不需要这种极端的方式?你有什么好的教育孩子的方式与大家分享?

如果您有育儿方面的问题需要咨询,请到育儿问答和众多的妈妈一起交流。[育儿知识问答]
  六一宝贝网(61baby.com)新闻及文章免责声明
更多与 幼儿园 智力 游戏  相关的文章
相关类别新闻
文章搜索,多个关键字之间请用空格分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