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应该教育孩子珍爱生命(二)

  教孩子意识到眼前的危险

  前不久举办的“中华青少年生命教育论坛”公布了一个令人震惊的数字:我国每年约有1.6万名中小学生非正常死亡,相当于每天消失一个班40多名学生。为了不让每一朵花早日凋谢,父母必须防患于未然,教孩子意识到眼前的危险,具备必要的躲避危险的能力。比如告诉孩子:有人落水,赶快去喊成人来救,即便会游泳最好也不要亲自下水去救,因为孩子的游泳水平和力气不足以救起一个人,其结果很可能是没救出人、自己的命也搭上了。当然,我们可以教给孩子一些抢救的技巧,当落水者被救上岸时,孩子可以给他一点帮助。另外,父母平时也要把一些应对地震、火灾、交通事故的方法教给孩子,使他们能在短时间重新获得安全。

  给孩子高质量的生活

  生命教育专家认为,对青少年自杀问题,家长应该透过现象看本质。21世纪教育发展研究院新生命教育研究中心负责人袁卫星认为,不能只盯着自杀现象本身,要关注自杀背后的东西。一个人自杀,背后是几个、几十个生命的焦虑。“自杀毕竟是少数,心理焦虑才是普遍的状态。”与自杀相比,袁卫星认为父母应更多地关注孩子的心理焦虑。生命教育不能立足于防止自杀,而是关注孩子的健康成长、快乐成长。

  上海市社科院副研究员陆震认为,如果一个孩子,因为家庭、学校、社会等某一个方面或某几个方面的原因,生活得很痛苦,很自卑,很委屈,很失望,很恐惧,很孤独,很无助,处于一种被抛弃的状态或一种被抛弃的绝望感觉之中,这个孩子的生命质量就很差,处在这种状态下的孩子随时都有自杀的可能,因为生活对他们,分分秒秒都无比艰难凄苦。

  一个没有痛苦、自卑、委屈、失望、恐惧和孤独的生命才是有质量的生命。所以,父母有义务让孩子远离它们,开心地生活。为了做到这一点,父母千万别给孩子施加太大的压力,不要让孩子累得没有喘气的时间,不要让孩子为难,不要伤害孩子的自尊,不要给孩子提力所不能及的要求,不要对孩子冷漠,不要让孩子失望,不要对孩子动粗耍蛮,不要使孩子自卑。而且,由于孩子比大人脆弱得多,所以在这些方面,都应把孩子承受力的极限,定在成年人承受力一半的限度上。因为,孩子的生命质量有多高,我们这个世界就有多好。

  [名词解释]

  生命教育

  《上海市中小学生命教育指导纲要》对生命教育是这样定义的:一种旨在帮助学生认识生命、珍惜生命、敬畏生命、欣赏生命,提高生存技能,提升生命质量的教育活动。

  目前对生命教育的内涵有几种代表性观点:其一,从生命实践展开的角度,强调生命教育的生活化,重视生命的照料、人际调适、社会能力和道德良心等情感的培养。其二,从批判过度理性化的立场出发,强调生命教育的终极关怀,探索终极依归。其三,从轻视生命的事实出发,强调生命的本体价值,教导学生珍爱与尊重生命。以积极的态度面对生命中的失落和痛苦,确认生命的意义与价值。这种教育能够使人学会生存、学会生活、学会沟通、学会与人相处,从而摆脱迷茫,树立信心,激发勇气,重新点燃生命之火,走出困境,走出焦虑、抑郁、消沉的泥沼。

  [相关链接]

  国外的生命教育

  1979年,一直从事戒毒辅导工作的澳大利亚牧师特德·诺夫斯在悉尼成立了“生命教育中心”。在那里,孩子会接受到诸如过天桥时不要嬉戏打闹;家里出现火险时该拨打哪个号码求助等等。久而久之,孩子们潜移默化地领悟了生命的意义,也学到了保护自己和他人的方法。

  时至今日,已有约200个“生命教育中心”遍布全球,包括发源地澳大利亚和英国、美国、南非、泰国等。

  这些教育显然没有白费,两年前的圣诞节,11岁的英国女孩蒂利随家长前往泰国普吉岛度假。正是她,最早发现了海啸的征兆,并及时发出警报,挽救了100多名游客的生命。

如果您有育儿方面的问题需要咨询,请到育儿问答和众多的妈妈一起交流。[育儿知识问答]
  六一宝贝网(61baby.com)新闻及文章免责声明
更多与 感冒 游泳  相关的文章
相关类别新闻
文章搜索,多个关键字之间请用空格分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