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人承担着沉重的社会责任,不仅是家庭的脊梁,还要面对残酷的市场竞争。因此,他们常常会因心理负荷过重而患上神经衰弱。值得关注的是,神经衰弱在中年群体中患病率较高,但却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上海华东医院老年内科、临床药理主任医师耿晓芳曾接受过一些患者的咨询,并对中老年群体的精神障碍做过相关研究。她告诉记者:“神经衰弱的主要表现就是病人常常‘心有余而力不足’,心情紧张难以放松,特别容易烦恼、激动或发脾气,无法安心工作,受一点刺激都难以忍受。”其早期征兆包括入睡困难,睡眠浅、多恶梦,甚至失眠;食欲不振、消化不良;头昏脑胀,打不起精神,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甚至浑身疲乏、体力不支等。
“绝大多数中年人在遇到这些问题时并没有重视,直到身体某个部位感到不适,才去寻医问药,一旦知道自己患上神经衰弱后又变得非常紧张。这都是不对的。”耿医生说,“神经衰弱并不是不治之症,早期的情绪障碍完全可以进行心理、药物的综合调治。不过,抗抑郁药有很多副作用,应遵医嘱。”
当然也有不少病人担心,总睡不着觉,脑子会不会变坏;记忆力下降,自己会不会变傻,这很可能成为新的负担,进一步加重精神的紧张和身体的疲劳,从而使神经衰弱更严重。在治疗时,应解除疑虑,除了对已经衰弱的神经系统给予保护性休息外,还应该施以适量的锻炼,使神经系统能够逐渐适应外界环境。如果神经衰弱问题是由其他疾病引起的,则在从事体育锻炼的同时,还必须积极进行原发疾病的治疗。
那么,神经衰弱者适宜参加哪些体育活动呢?一般认为,太极拳、气功、按摩、健身走、慢跑、打乒乓球等都会有助于缓解神经衰弱。医学实验表明,神经衰弱患者每天做较长距离的散步(2—3公里)有助于调整大脑皮层的兴奋和抑制过程,减轻血管活动失调的症状,如头痛等。
神经衰弱患者参加体育运动时首先要根据个人身体状况,严格掌握运动负荷,切不可练得过久、过量、过猛。体力较好者可参加短距离的拉练或旅行参观,以转移注意力、改善情绪、锻炼体力。情绪较差、精神萎靡的患者适宜进行提高情绪的运动,如乒乓球、篮球、划船、跳绳、踢毽子等,或每天清晨到绿化地带、树林深处,或是阳台、庭院进行深呼吸。其次,选择好锻炼的时间和地点很重要,最好在早晨或傍晚前,应避免在睡前活动,以免过度兴奋,妨碍睡眠;锻炼地点则最好要有新鲜的空气。再次,锻炼后要做些轻微的整理活动。如按摩、洗脚等,以促进身心的平和与安静。
耿医生表示,神经衰弱只要早发现早治疗,一般不需太长病程,就能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