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误服异物害惨了孩子》,引起家长的广泛关注。北京市朝阳区的张女士看过报道后,想起在一些婴幼儿用品专卖店见过一种叫做“熊宝宝”的果味维生素软糖,其产品包装上面标明的适宜人群为1~16岁儿童。张女士说,这种软糖感觉和果冻差不多,也是胶状的食物,担心不到两岁的孩子吃也容易引起意外。
记者调查: 国外产品适宜年龄“大”了一岁
在北京酷菲儿婴幼儿用品商店甘露园分店,记者看到了读者提到的这种60粒装的美国产“熊宝宝果味软糖”。分两种不同的产品,一种是“含钙”的,一种是“含多种维生素”的。在包装瓶子上,两种产品均标明:“适合1~16岁儿童”。透过透明的塑料瓶,记者可以清晰地看到,软糖呈酒红色,大小比我们常见的方形木糖醇口香糖要小一些。
由于这种果味软糖的主要宣传功效是补充孩子每日所需的维生素,帮助孩子健康成长,提高免疫力,促进智力发育。所以,虽然价格比较贵,还是吸引了不少家长的注意。
然而记者通过搜寻几家婴幼儿用品销售网站发现,熊宝宝软糖还有一种英文标识的原装进口产品,其英文说明却是:“因为有可能噎住不建议2岁以下儿童食用”(Not recommended for children under two years of age due to choking)。
销售代理:国内外“熊宝宝”体积都一样
同样的产品,为什么适宜年龄差了一岁?难道说国外的“熊宝宝”产品体积与国内不一样,孩子不容易被噎着?
记者随后致电熊宝宝果味软糖亚洲总代理——广州宏祥保健品有限公司。自称是负责销售的一位赵先生在电话里对记者很肯定地说,虽然国内和国外的包装不一样,但糖粒本身的体积大小没有区别,都完全一样。
对于为什么在原装英文版的包装上会有“2岁以下不适合”的警示语,赵先生并没有正面回答记者的问题,只是说国外销售的“熊宝宝”,瓶装的容量与国内不同。
专家建议: 不主张两岁以内吃软糖
对于一两岁的宝宝来说,多大体积的食物就可能被卡在咽喉或气管里呢?
北京朝阳医院京西院区儿科姜波主任介绍说,两岁左右的孩子气管直径范围大约只有八九毫米,玩笑打闹中一旦将软糖误吞下去,无论是卡在咽喉部还是气管里,都会产生周围神经肌肉组织的收缩运动,从而会将异物越卡越紧,导致窒息。虽然软糖不像果冻那样软滑、有弹性,或许它最初不会像果冻那样卡得“严丝合缝”,但它导致婴幼儿被噎发生窒息死亡的可能并未因此而降低。
解放军306医院儿科郑成中主任曾接诊过一个1岁多的、被软糖卡住的孩子。当时孩子送来的时候脸憋得都青紫了,一看就是上呼吸道梗阻,但所幸没有完全卡死。医生试图用吸痰器将软糖吸出来,但是因为软糖很难吸,最终没能成功,于是又用下气管镜才终于将软糖取了出来。郑成中主任说,这个孩子被异物卡住的气道还留有一点缝隙,这给抢救争取了宝贵的时间。
两三岁以内的婴幼儿很容易分心,在被大人逗笑的过程中,极易出现机体组织运动的不协调,比如在嬉笑中误将异物吞下去。所以受访专家均认为在儿童食品包装上,厂家如果没有关于年龄提示的警示语,是不负责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