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褥期的母体各系统变化很大,虽属生理范畴,但子宫内有较大创面,乳腺分泌功能旺盛,容易发生感染和其他病理情况,及时发现异常并进行处理非常重要。
1.产后2小时内的处理
产后2小时内极易发生严重并发症,故应在产室严密地观察产妇,处理好此期非常重要。除协助产妇首次哺乳外,不断观察阴道流血量,最好用弯盘放于产妇臀下收集,并注意子宫收缩、宫底高度、膀胱充盈否等,并应测量血压、脉搏。若发现子宫收缩乏力,应按摩子宫并肌注子宫收缩剂(麦角新碱或缩宫素)。若阴道流血量虽不多,但子宫收缩不良、宫底上升者,提示宫腔内有积血,应挤压宫底排出积血,并给予子宫收缩剂。 若产妇自觉肛门坠胀,多有阴道后壁血肿,应行肛查确诊后给予及时处理。若产后2小时一切正常,将产妇连同新生儿送回病室,仍需勤巡视。
2.饮食
产后1个时可让产妇进流食或清淡半流食,以后可进普通饮食。食物应富有营养、足够热量和水分。若哺乳,应多进蛋白质和多吃汤汁食物,并适当补充维生素和铁剂。
3.警惕产后尿潴留
产后尿量明显增多,应鼓励产妇尽早自解小便。产后4小时即应让产妇排尿。若排尿困难,应解除怕排尿引起疼痛的顾虑,鼓励产妇坐起排尿,用热水熏洗外阴,用温开水冲洗尿道外口周围诱导排尿。下腹部正中放置热水袋,刺激膀胱肌收缩,也可针刺关元、气海、三阴交、阴陵泉等穴位。用强刺激手法,或肌注甲硫酸新斯的明1mg或加兰他敏注射液2.5mg,兴奋膀胱逼尿肌促其排尿。若使用上述方法均无效时应予导尿,必要时留置导尿管1-2日,并给予抗生素预防感染。
4.重视便秘
产后因卧床休息、食物中缺乏纤维素以及肠蠕动减弱,常发生便秘。应多吃蔬菜及早日下床活动。若发生便秘,应口服缓泻剂、开塞露塞肛或肥皂水灌肠。
5.观察子宫复旧及恶露每日应在同一时间手测宫底高度,以了解子宫逐日复旧过程。测量前应嘱产妇排尿,并先按摩子宫使其收缩后,再测耻骨联合上缘至宫底的距离。产后宫缩痛严重者,可针刺中极、关元、三阴交、足三里等穴位,用弱刺激手法,也可用山楂100g,水煎加糖服,或定时服用索密痛片。每日应观察恶露数量、颜色及气味。若子宫复旧不全,恶露增多、色红且持续时间延长时,应及早给予子宫收缩剂。若合并感染,恶露有腐臭味且有子宫压痛,应给予抗生素控制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