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对胆结石、肾结石并不陌生,但当听到“乳房结石”时或许会感到新鲜,甚至不可思议。其实,在哺乳期乳房结石并不少见。有时,哺乳期妇女会在自己的乳房上摸到一个圆形或扁形的硬块,一般大小约1至3厘米,表面光滑,界限清楚,可以活动,与表面皮肤不粘连,这可能并非长了肿瘤,而是得了乳房结石。那么,乳房结石是如何形成的呢?
乳房结石多是乳汁淤积的结果,因此往往发生在哺乳期妇女。当产妇在哺乳期受到某种不良刺激如产后抑郁、焦虑、烦恼或恐惧不安时,排乳素的释放就会受到抑制,反射性地引起乳管不通,排乳不畅。此外,乳房发生炎症后也会使输乳管变窄或完全堵塞,造成乳汁郁结。当乳房内乳汁积存太多又不能及时排出时,就会冲破腺胞壁或输乳管而溢出,最后形成乳腺积乳囊肿。
如果囊肿不经治疗,时间一长,囊肿内乳汁中水分逐渐被吸收,钙质逐渐沉积,就会形成质地致密的乳房结石。一旦乳房结石形成,目前唯一的治疗方法就是实施手术摘除。
那么,怎样才能预防乳房结石形成呢?首先,妇女在哺乳期要保持心情舒畅,少生气,家人也要多给予关心和呵护,使其尽量避免不良刺激。其次,要防止乳腺炎发生。
每天用温水清洗乳头,保持乳头清洁卫生,但注意不要用酒精擦拭,以免使乳头干裂;不要让孩子含着乳头睡觉,因这样可能会咬破乳头;乳头有破口时要暂停哺乳;要按需哺乳,且要让孩子两侧交替均匀吃奶,否则可能会导致一侧吃空,而另一侧残留;孩子吃饱后,要及时将多余的奶挤掉或用吸奶器吸出,防止淤积;一旦出现乳腺炎要及时治疗。
此外,哺乳期应选用比较宽松的胸罩,以免影响乳汁回流;要多喝水,多吃清淡饮食,使乳管畅通;停止哺乳后,若已发现严重的乳腺囊肿,应到医院普外科或乳腺专科治疗,避免其发展变成脓肿或钙化形成结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