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资料显示,小儿患胃病已成高发趋势,多发生于学龄前儿童及小学生,并有明显的家庭聚集性。由于起病隐匿,症状又不典型,再加上儿童不能准确描述病情的特点,因此容易被家人和医生忽视,或者被误诊为肠蛔虫症、消化不良等。不良饮食习惯、遗传和传染是引起小儿胃病的主要原因。
首先,孩子想吃什么就吃什么,如冷饮、奶油蛋糕、巧克力、瓜果等高糖、高蛋白饮食无限制地满足。这种无规律、无节制的喂养方式,必然加重胃肠道负担,使胃肠粘膜受到损害。此外小儿胃肠的功能发育尚不十分完善,偏食、零食和过重的精神压力,很容易引起胃肠功能失调,刺激胃酸过多分泌,从而加重胃粘膜的损害。
其次,大人有由幽门螺杆菌引起的胃病,可以通过“亲密接触”传染给宝宝,使宝宝小小年纪也染上胃病。例如,大人嚼食喂孩子;一家人吃饭,你一筷子他一勺,往宝宝碗里添菜;一瓶饮料,大人对嘴喝完,孩子接着喝……如此种种,幽门螺杆菌就可以借着唾液,找到新的主人。
第三个原因是幽门螺杆菌可以通过粪便传播。带有幽门螺杆菌的粪便,污染了土壤、水、蔬菜,宝宝玩土后不用肥皂洗手就拿东西吃,喝生水,生吃没洗干净的蔬菜,也可能“病从口入”。
预防儿童胃病的关键是培养孩子良好的饮食习惯。平素饮食要定时定量,避免暴饮暴食,少吃辛辣、过酸、过凉或刺激性食物,要调适孩子心情,减轻其精神压力,注意劳逸结合,保持孩子心情愉快,不打骂责罚孩子,不滥服药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