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学者从患儿家族病史及其染色体分析、神经内分泌及双亲遗传个性特点等方面研究列举了若干遗传因素的作用,其中最多的是睡眠模式影响。也有专家发现,夜遗尿孩子的唤醒阈值过高或存在唤醒障碍。进一步研究表明,唤醒刺激反应差者对脑干有影响,使加压素的释放降低,证实夜遗尿症有较强的遗传性。
据某儿童医院报告,人在睡眠时所分泌的抗利尿荷尔蒙是白天的2.5倍,所以晚上尿液会自动浓缩,而尿床孩子的抗利尿荷尔蒙分泌不足,晚上的浓度还达不到白天的1.44倍,他们的尿液较为稀释,如果睡前过于兴奋或饮水无节制、日夜节律紊乱,则使其排尿更难以控制。专家认为,尿床儿大脑觉醒中心不够警觉,或有严重障碍,尿意敌不过睡意而在梦中“如厕”或甚至无知觉中排泄,实在不应是孩子的过错。有的孩子是因先天膀胱容量较小、神经系统发育迟缓或遗传基因造成,这些先天生理因素是造成遗尿的主要原因,这类患儿约占夜遗尿者总数的3/4.同时临床统计佐证,若父母皆曾是夜遗尿者,孩子则有高达99的患病几率,若父母一方曾患该病,孩子也有44~50的几率,这些孩子长到其父母停止遗尿的年龄便会不治而愈,也可以提早康复。
自身生理缺失或器官病变,如尿路畸形或泌尿系统炎症、糖尿病、脊椎神经发育障碍、肾或膀胱功能不良及损伤或精神方面的疾病均可能造成孩子继发性遗尿,需要医生小心诊断。这些只占遗尿患儿的1/4左右,会随着药物、手术的治疗而痊愈。
综上所述,造成小儿遗尿的生理问题是主要的。有人认为孩子怕黑、做噩梦而遗尿,对此,芬兰科学家经研究指出,精神心理与遗尿的关系仍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一般而言,单纯遗尿患儿精神方面是好的,是夜遗尿症引起心理社会问题而不是心理社会问题引起夜遗尿症。
家有尿床儿该怎么办
首先应请医生做必要的身体检查和化验,以便确诊病因,不应怕麻烦和怕花钱。应该说这是最重要的一步,只有查得准才能治得对,在检查过程中则应首先排除其他脏器性异常的可能性,若确定是原发性的遗尿,则应教育小儿与父母建立治疗的信心,并议定综合治疗方案,坚持进行医生、家长、患儿三方密切配合的耐心治疗。
我们建议5岁以上尿床儿的治疗应从膀胱训练、就寝前水分控制入手,具体做法有:
(1)定时入睡,不要太迟、睡前少喝水、少吃含水分较多的水果,并去厕所排空、睡前应避免过于兴奋,少讲易激动的故事,少看惊险的影视片,少做游戏。
(2)定时叫醒、一般在小儿入睡后3小时,在膀胱充盈之初,真正把孩子叫醒,使他在有意识的情况下,进入厕所排尿,这样帮助其建立起床排尿的条件反射(具体的辅助方法还有很多)。
如果以上措施在三个月后仍不奏效,就须进一步检查及进行药物治疗,并增加条件反射训练方法。
关于药物治疗,专家们在几类药物中经筛选推荐首选醋酸去氨加压素。研究发现,它可使大量原尿在肾脏集合管中得以重吸收而浓缩减量。根据对正常儿童与尿床儿童在夜间产尿量的对比,由于睡眠模式、泌尿功能等若干遗传因素影响,尿床儿的加压素释放量相对减少,而使夜间蓄积尿量超过膀胱容量。专家认为,以抗利尿激素治疗尿床不但可以增加尿液浓度,也可刺激患者本身的再分泌,防止以后复发。
至于用醋酸去氨加压素治疗效果不好的患儿,则由医生建议安排尿动力学等检查,查明是否有膀胱本身的问题,或决定是否给予其他合并药物治疗。有医师证实,经过水分限制、膀胱训练、矫正行为、药物治疗后患儿完全可以摆脱排尿障碍的困扰,健康快乐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