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儿不说话了,若有所思。
妈妈说:“有些事情妈妈不会问,但是凭妈妈的经验,能感觉到很多男孩子在追求你,而且其中有你喜欢的。爱情是美好的,但是一定要选对人。你现在缺乏经验,很容易被打动,但是如果你轻易地就断定这个人是你最喜欢的,是你一生相伴的,那你很可能要吃今天买衣服的苦头,不过那个苦头可要大多了。你将来还要上大学,还要工作,生活环境不断改变,你的性格和喜好也会不断改变,那时候你喜欢什么样的男孩子远远不是你现在能够预测的。我的好女儿,今天你最喜欢的那件衣服,妈妈已经背着你付了钱,你随时可以去取。但是,假如在感情上你走了弯路,妈妈就帮不你了!
我们需要向这位母亲学习什么呢?首先我觉得这位母亲懂得要想达到教育的效果不能率性而为,要寻找时机;其次,要善于借助其他的事物做教育的铺垫。荀子曰:君子生(同性)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就是说,有智慧的人能做成别人做不成的事情,并非有特殊的本事,而是懂得借助外在的力量。外在的力量既可以是某个事件,又可以是某个人,也可以是某个环境,古代孟母三迁其居,来促使孟子读书,就是借助环境的经典事例。当然,借助外力,并非自己不努力,孟母除了搬迁之外,自己很注意对孟子的教育,孟母断织就是明例。
三 耐心和和恒心
故事一:永远的坐票
有一个人经常出差,经常买不到对号入坐的车票。可是无论长途短途,无论车上多挤,他总能找到座位。
他的办法其实很简单,就是耐心地一节车厢一节车厢找过去。这个办法听上去似乎并不高明,但却很管用。每次,他都做好了从第一节车厢走到最后一节车厢的准备,可是每次他都用不着走到最后就会发现空位。他说,这是因为像他这样锲而不舍找座位的乘客实在不多。经常是在他落座的车厢里尚余若干座位,而在其他车厢的过道和车厢接头处,居然人满为患。
故事二:三天和五个小时
我在大学毕业前夕曾到一个省直机关实习,该机关有自己的月报,每到月底要给全国的兄弟单位邮发三千多份。邮发报纸需要叠报、装信封、粘贴地址条和封口四个步骤。三千不是一个小数目,三千封信堆在地上是很大的一堆,当时这是我所在科室很大一项“工程”,我们科室四个人,每次大约用三四天的时间完成,而且大家都叫累不迭。这已经成为我们科室的惯例。我是一个认真的人,我决定计算一下究竟需要多少时间。
通过试验,我发现叠报纸需要13秒,装信封需要2秒,贴地址条需要3秒,封口需要3秒,那么邮发一封信的全程需要大约21秒的时间,四个人完成3000封信需要4.375个小时,也就是4个小时20多分钟,就算中间休息三次,每次十分钟,五个小时也够了。
为什么那个人永远能找到座位呢?为什么五个小时的事情,大家要用三天来完成,而且还要喊累呢?北方有句俗话说:手是好汉,眼是懒蛋。就是说,很多事情是感觉上很多,但真正做起来远没有想像的那么难。教育孩子也是这样,有些家长为孩子的成绩发愁,都落下这么多了,可怎么办呀。
其实只要能够看清目标、定好计划,踏踏实实地努力,有半年的时间就能赶上去了。不少家长为孩子的某个坏习惯发愁,比如学习不专心、贪恋网络等,经常抱怨无论怎么说也没用,孩子就是改不了,其实,改变孩子的习惯没有那么难,根据教育学的研究,通常改变一个习惯只需要一个月就可以了,只要不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就行了。
简而言之,事情往往没有看起来那么难,关键是要有耐心和恒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