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度的呵护、少户外活动 易让孩子感统失调
讲座开场,姚梅玲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
贝贝(化名)不满一岁时,爸爸、妈妈就开始教她学习识字、背唐诗。贝贝也不负众望,三岁就能识数百个汉字、背数十首诗词。然而,一上幼儿园,问题来了,贝贝比其他小朋友显得动作笨拙,吃饭、大小便都离不开家长照顾,说话语速特别慢,而且语气单一、缺乏声调变化,别人说话快一点或声音大一点,她都感觉难受。
“通过检测发现,她有严重的感觉统合失调。”姚梅玲说,追踪贝贝的成长过程,他们很快找到了感统失调的原因:
首先,家长保护过度。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不想让贝贝受一点点伤害,也不让她接触任何未经严格消毒处理的东西,不论去哪儿都把她抱在怀里。“过度的呵护减少了贝贝自主活动的机会,相应地大脑经受锻炼的机会也少了,孩子就会动作笨拙、胆小。”
其次,过早的才艺教育。婴幼儿时期最需要大量具体的、形象的信息刺激来促进大脑的发展,加强大脑的整体功能。但是,贝贝很小就开始学习识字、背诗等抽象知识,花费大量的精力去记忆,而没有机会发展最基础也最重要的感觉功能。
最后,缺乏接触适宜刺激的机会。贝贝家住在高楼上,很少带她去户外活动。由于房屋面积小,活动的空间不足,接触的环境非常单一,神经功能得不到良好刺激,尤其是作为思维等高一级心理活动基础的感觉统合功能。
此外,孩子缺乏与伙伴交往的机会,父母在教育孩子的管理上不一致等,也可能导致感统失调。
害怕被搂抱、不会扣扣子 当心孩子感统失调
究竟什么是感觉统合?姚梅玲举了一个最常见的例子——苹果,通过眼睛我们可以观察到它的颜色、大小和形状,通过鼻子可以闻到它的香味,通过舌头尝它的味道,通过手可以感触到它的软硬程度等,在这些感觉信息基础上,经大脑比较、联系、控制,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有别于其他水果的“苹果”概念,这个过程就是感觉统合。
“一旦进入大脑的各种感觉刺激信息不能在中枢神经系统内形成有效的组合而产生的缺陷,就是感觉统合失调,多发生在四五岁至十一二岁的儿童身上。”姚梅玲说,感觉统合失调的表现多种多样。 几种感觉统合失调的表现
·触觉防御敏感或迟钝
1.躲避能产生特别触觉感的事物。比如不爱玩接触身体的游戏;固执于某件衣物、玩具,任何时候都要抱着它才安心。2.讨厌被触摸,对一些触觉信息具有厌恶、恐惧情绪。比如被搂抱时感到不快;不爱绘画、泥工、玩沙等手工操作的游戏。
3.对非恶意的触觉刺激具有过激的反应。如被轻触手臂、腿,就表现出攻击性行为反应;他人显出亲密、友好接触时,感到紧张、反抗或退缩等。
·前庭功能问题
1.逃避或害怕运动;2.端坐、写字、阅读的姿势不正确,上课时东倒西歪;3.阅读中容易出现跳行、漏行等;
4.晕车、晕船,大幅度运动中易头晕;5.结构和空间知觉障碍,难以辨别图像的细微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