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珍是个内向的乖孩子,在幼儿园里,她总是喜欢默默地自己玩。每天,只有当妈妈来接她的时候,她才会露出笑脸,一头扎进妈妈的怀里。每逢这时,珍珍的妈妈总会叹息:“真没办法,珍珍就像我的一条小尾巴,甩也甩不掉,离开我就蔫儿了。”
强强虎头虎脑、开朗外向。强强的妈妈是一个记者,工作繁忙,和亲戚朋友聊天时总会诉苦:“强强在家整天缠着我,我赶稿子的时候,他拿着书问这问那;我烧饭时,他吵着要我和他一起玩……”
壮壮是个很听话的孩子,从小由爷爷奶奶照看。两位老人将宝贝孙子视为掌上明珠,壮壮也对两位老人非常依恋,连睡觉也要睡在爷爷奶奶的被窝里。转眼壮壮已满3岁半,家人决定送他去上幼儿园,在仔细的比较和筛选后,爸爸为壮壮选择了离家近、条件较好的街道幼儿园。3月1日是开园的日子,爷爷亲自送壮壮去幼儿园。壮壮穿着新衣服、背着书包和水壶,一路上有说有笑。
可是刚到幼儿园门口,看见小朋友们恋恋不舍地和家人分手的时候,壮壮也开始紧张起来,不再蹦蹦跳跳,而是躲在爷爷身后,紧拽着爷爷的手往回走。爷爷连哄带劝才把他送进园里,而且还答应中午去看他,一连几个星期才总算习惯一些。
【理论分析】
分离焦虑的缘起
从上面珍珍和强强的故事我们不难看出,个性迥然不同的两个孩子在对待幼儿园生活这一点上,有着非常相近的反应,这就是我们本节要思考的问题。
像壮壮这样的幼儿在同亲密的抚养者突然分离时所表现出来的不安情绪和行为,叫做“分离焦虑”。分离焦虑是整个儿童时期较常见的情绪障碍,每个孩子都可能会有,只是轻重程度不同罢了。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分离焦虑的缘起可以从内因和外因两方面来分析:
从内因上讲,分离焦虑源自幼儿的依恋情绪。幼儿由于一直受到家长无微不至的关怀和保护,对家长以及成人有着很深的依恋情绪,往往还会出现恋母或恋父情结。这样在独自进入托儿所、幼儿园后,幼儿初次独自接触社会,自然会产生焦虑。
从外因上看,家长在日常生活中过分娇惯幼儿,影响其自理能力的发展;过多限制幼儿的活动,影响其人际交往能力的发展;“填鸭式的教育方法,影响其创造力的发展。这些能力的欠缺直接影响幼儿自信心的发展,使他们在面对一个新环境时,比别的孩子产生更大的心理恐惧和分离焦虑。在某些国家,幼儿在幼儿园大班早期就开始独立地上幼儿园了。
而在我国,不少孩子上小学还得由成人接送,过分呵护或限制儿童接触外界事物,会影响孩子自理能力和交往能力的发展,进一步则会影响孩子的自信心,容易使孩子形成胆小、怕事、不独立的人格倾向。当他们遇到一个新环境以后,往往束手无策,很容易产生分离焦虑。
分离焦虑的表现和影响
分离焦虑的表现有很多,其中最为突出的是幼儿在入园初期抱着家长的腿不让走,望着家长的背影大哭,甚至现场和家长玩“藏猫猫”等,这就是幼儿分离焦虑的典型表现。
其实在进入幼儿园之前,幼儿早就有过分离焦虑的表现了。比如他们睡醒后见不到家长就会哭闹,比如害怕独自一人在家、独自玩耍和睡觉等。只不过家还是幼儿所熟悉的地方,幼儿对“孤独”的适应会很快完成,更多的时候是在向家长撒娇,如果家长真的有事需要离开,幼儿也不会很紧张,更不会出现“生离死别”的情景。但是幼儿园对于幼儿来说是完全陌生的,幼儿适应这种生活是需要多方面因素和较长时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