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宝宝出生后的最初九个月中,父母事事都会顺着他。从9~18个月,你将要花费许多精力来转移宝宝的注意力、对他的行为加以引导。随着你对他的要求和需要作出的回应变得越来越不及时,宝宝就渐渐有了挫败感,在这之后你会越来越直接地对他说“不”。“不”字是一个有魔力的词,它就挂在嘴边,很容易就说出来;如果你希望它起作用并且不滥用它,那么它就会有好的结果。你的孩子会经常从你这里听到这个词;你也会经常从孩子那里听到这个词。下面我们介绍如何用这个不起眼的否定词来给孩子传递积极的信息。
说“不”的重要性
对父母来说,对孩子说“不”是必需的,只有这样,孩子以后才会对她自己说“不”。对于所有的孩子,以及某一些成年人来说,要延缓自己得到满足的欲望是很难做到的。“我现在就要”是一种冲动性的渴望,对初学走路的孩子来说尤其如此。学会接受别人说“不”,其实是对自己说“不”的前奏。真正会给孩子带来麻烦的是他们对自己的要求作出不假思索的、冲动的回应——立即加以接受——没有花时间用他们的大脑来想一下,没有仔细地考虑是否有必要对自己说“不”。
营造一种平衡。对孩子说太多的“不”和太多的“是”都会有损于孩子的自律能力。在孩子的环境中实现“是”和“不”的正确调和是非常重要的。如果你很少对孩子说“不”,那么一旦你对他说“不”的时候,孩子会感到崩溃,因为他不习惯于受到挫折。如果他整天都被“不”所淹没,那么孩子就会觉得这是一个消极的世界,他长大后就会成为一个消极的人。这个世界实际上总是充满着“是”和“不”。在许多家庭当中,孩子很快就会发现父母中谁是说“是”的好好先生,谁常常会说“不”。即使是《圣经》的“摩西十诫”中也有“允许”和“不允许”。随着孩子逐渐地学会生活的这个道理,她就会渐渐地养成一种健康的、折衷的个性。
“不”也要随着孩子的成长而变化。你对孩子说“不”的技巧随着孩子的成长也逐渐成熟起来,在第一年,宝宝的需要和要求没有什么变化,因此作为父母,你大体上总是对他说“是”。而在第二年,宝宝的要求就不一定总是谨慎、健康的,因此你会成为有时对他说“是”、有时对他说“不”的家长。从9~14个月,你只能直截了当地对宝宝说“不”,我们把这种方式称为“低能量的‘不’”。在14~18个月之间,宝宝们一下子就进入了把大人的话不当一回事的阶段,他们很容易受到挫折,这时你就需要采用“高能量的‘不’”的方式和有创意的变通手段,比如分散孩子的注意力和用其他事物来替代的办法,从而把对你和对孩子的损害减到最小。等到18个月的时候,对孩子说“不”可以开始变得更为就事论事。父母可以开始向孩子传达这么一种态度:“生活就是这个样子的,我相信你能自己处理好它。”到了2岁,已经会走路的孩子自己也会变得经常爱说“不”了(参见56页“公然的违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