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头1:小强每次和妈妈去商场都吵着要玩具,如果妈妈不给他买,他就一哭二闹,商场里那么多人,妈妈没办法只好妥协,满足他的要求。其实小强家里有好多玩具,可他一点也不珍惜。
镜头2:小森林两岁,已经学会走路了,可是他就是不愿意自己走,非让妈妈抱着。妈妈不抱他,他就蹲在地上不走。要是妈妈走远了,他就号哭。每次都是妈妈投降回来抱他。
生活中,我们经常发现孩子很会用哭来要挟父母,“哭”绝对能让父母缴械投降。有的人说,孩子很会“欺负人”,他知道用什么样的方法对付什么样的人。其实这都是大人的言行对他影响的结果。孩子的学习能力很强,如果他发现哭能让大人妥协,达到目的,他就会经常采取哭的策略。上面的两位妈妈就是因为不知道怎样跟孩子说“不”,让孩子抓住了软肋。
邓颖超曾经说:“母亲的心总是仁慈的, 但是仁慈的心要用得好, 如果用不好的话, 结果就会适得其反。”心理学家形象地说当代的孩子缺少维生素“N”,维生素“N”就是英文的“NO”。父母应该大胆的和孩子说“不”。因为一个人,在成长的过程中难免要遇到一些困难和挫折,如果家长溺爱孩子,完全满足孩子的欲求,不利于孩子将来独自面对和解决生活中的困难。
只了解说“不”对孩子健康成长的意义是不够的,父母还要善于对孩子说“不”,懂得说“不”的技巧
将说“不”坚持到底
镜头1:琳琳午饭后想吃冰激淋,妈妈说:“不行。”琳琳说:“为什么不行呢?天天妈妈就让天天吃冰激淋。”妈妈不为所动,平静地说:“你听到我的话了吗,不行。”“妈妈,求求你了。”“不行就是不行。”琳琳看到妈妈这么坚持,知道再说也没用。
分析:大多数孩子都能判断父母什么时候是真的在说“不”,还是能通过装可怜让父母改变注意。孩子试图让父母改变注意是自然的,但父母应以清晰明确的否定回答来回应他们的请求。
如果父母不忍心孩子哭闹,满足的他们的要求,父母不一致的言行让孩子学会“哭闹能解决问题”,并且在孩子的心中会形成这样印象:“爸爸、妈妈说‘不’的时候不等于完全不可以。”天长日久不利于孩子形成是非观念,他们会弄不清什么东西是该要的,什么东西是不该要的,什么事是该做的,什么事是不该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