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孩子以前接种疫苗后,总是发烧,这是不是疫苗的不良反应?”“疫苗接种后,要特别注意哪些问题?”……这是孩子接种疫苗时家长常问的问题。
25日是“全国儿童预防接种日”,今年的主题是“消除麻疹,控制乙肝,你我共参与”。专家提醒,疫苗的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率极低,为了使儿童及时获得对针对疾病的免疫力,不仅要坚持按时按针次进行基础免疫,还要坚持完成间隔数年的加强免疫,才能真正达到预防相应疾病的目的。
接种疫苗后发烧 多为正常反应
在活动现场,疫苗接种的安全问题,是家长最关心的。专家说,绝大部分的不适反应,如发烧、头痛、食欲不振都是正常的。
其实,接种疫苗的目的是产生对特异抗原的主动免疫。预防接种后的不良反应多数是正常的疫苗反应,如注射部位的红肿痛,在灭活疫苗尤其是含佐剂的百白破疫苗注射后常见的。全身反应如发热、不适、头痛、食欲不振等为非特异性反应。
部分反应与疫苗接种有关,如减毒活疫苗株繁殖引起的发热或皮疹等症状。
严重的过敏反应发生概率极低。接种疫苗的禁忌症和慎用症通常规定了不能接种的情况,大多数禁忌症和慎用症是暂时的,以后可以补种疫苗。
两种“绝对禁忌” 两种“暂时慎用”
有两种情况是绝对禁忌症:对疫苗成分或以往预防接种后有严重的过敏反应,发生在百日咳接种后7天内无其他明确病因的脑病。上次接种含百日咳疫苗出现的四种情况为婴幼儿下次再种含百日咳疫苗的绝对慎用症:体温超过40.5℃,虚脱或类似休克症状,接种后48小时内持续哭闹3个小时以上,接种3天内突然疾病发作伴有发热或无发热症状。
两种情况为暂时慎用症:严重疾病,最近接受过含抗体的血液制品(仅指麻风腮和水痘疫苗)。
专家说,国际上不推荐接种前对所有禁忌进行常规筛查,因为筛查费用昂贵,也不可能对所有禁忌进行筛查。目前的疫苗接种,主要通过询问来判断这些禁忌,儿童家长应主动配合接种人员做好接种禁忌判断。
孩子有七种情况 家长应提前告知
孩子的家长应在接种前仔细阅读告知中的接种禁忌等,并将受种者的健康状况告诉接种医生。存在下列七种情况,务必主动将该情况向接种医生报告,以便判断受种者目前能否进行该疫苗接种:孩子接种当天生病;对药物、食物或其他疫苗过敏;发生过接种疫苗后有严重反应;有癫痫、脑病或神经问题;有肿瘤、白血病、艾滋病或其他免疫系统问题;过去三个月有可的松、强的松、其他类固醇、抗癌药、放射治疗;过去一年有接受输血或血液成分或给予r免疫球蛋白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