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害怕老师凶凶的样子家长应该怎么办?

  在孩子长大了,入托了,家长的负担相对减轻了,但与此同时,对孩子的教育变成了多方合力作用的复杂结构,如何取得家校教育之间的平衡,让孩子从中受益,真正健康快乐的成长,让我们听听专家对“丁丁事件”的解析。

  有时候,貌似复杂的问题,原来也可以这么简单……

  案例回放:

  6岁的丁丁从4岁开始就能够独立睡觉了。最近他老是要求和爸爸妈妈一起睡,爸爸妈妈没有同意,丁丁不情愿地回到了自己的小床上。半夜里,丁丁一个人从床上爬起来,卷缩在大厅的沙发上。爸爸关切地问他为什么不睡觉,他说老是想起幼儿园里生活老师凶凶的样子,因此睡不着觉。老师说不乖的孩子不让上厕所,可是丁丁偏偏总想上厕所,结果就引起老师更多的批评。妈妈通过向幼儿园同班的其他小朋友了解,他们的生活老师的确有打小朋友的行为,一般是在午休时间,对那些不肯好好入睡的小朋友,有可能施行轻微的体罚,如打小朋友的脸蛋。但是,其他小朋友并没有丁丁这种焦虑表现,除了睡不着觉之外,他在家里变得特别依恋妈妈,容易受委屈掉眼泪;更不可理解的是,丁丁在班上算是比较乖巧的孩子,生活老师就算批评、体罚过他,也不是频率和强度最高的。为什么这件事情对他产生了如此大的影响呢?

  专家解析:

  丁丁刚入园时是个腼腆的孩子,随着对幼儿园越来越熟悉,老师们对丁丁的评价是“聪明又听话”,被老师推举为小朋友们学习的好榜样,甚至成为幼儿园里的小名人。但入大班以后,在老师的眼里,丁丁变得过于活跃了,经常做些危险动作,例如从高处往下跳,纪律性也不象以前那么强了,例如吃饭的时候爱说话、睡觉的时候小动作比较多。老师在丁丁有危险行为和睡觉不老实时严厉地制止了丁丁,但丁丁没能正确地接受老师的批评,他好几次表示不想上幼儿园了。

  在家里,外公外婆也认为丁丁越来越任性,太黏妈妈,只要妈妈在家,就不喜欢和别人玩,因此外公外婆对丁丁也产生了不满。丁丁面临着来自家里和幼儿园的双重压力。从思维发展的角度来说,丁丁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正处于前运算阶段,对未知事物的恐惧是他们共同的特点,这种迹象说明他们正在发展对难以捉摸的东西的思维能力。由于在批评的同时没有解释清楚正确的行为应该是怎样,老师和外公外婆的批评对于丁丁来说无异于一种他还不完全理解、并且引起了他的恐惧反应的态度,造成了丁丁的焦虑。丁丁的身体向来很健康,忽然发生的尿频表现也可能是他对老师的言语的无意识反应,由于他错误地理解老师的话“不乖就不能上厕所”,有可能他想通过被老师允许去上厕所来达到做乖孩子的目的。可以肯定的是,就算丁丁的行为不正确,老师对待丁丁的教育方式也是不够完善的。

  但是,妈妈也能理解,老师面对一班活跃的小朋友,处于为他们的安全着想、为他们的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着想,老师也承受着一定的工作压力和精神压力。当人处于压力过大的状态下,往往不能全面地考虑问题,而会将主要精力关注于如何解决当下引发压力的事件。例如:老师处于压力状态下,在小朋友做危险动作时,就会主要关注如何能尽快制止小朋友的危险行为;在小朋友不肯乖乖入睡的情况下,就会主要关注如何能让小朋友尽快安定下来。而最快奏效的手段往往是以严厉的表情和口气或体罚来制止行为。由于无心顾及小朋友的心理体验,就有可能给小朋友造成心理的伤害。更何况,在中国的传统教育理念中“打是亲,骂是爱”、“棍棒之下出孝子”、“不打不成器”的经典教条每个中国人都耳熟能详。即使最有教养的父母,在气急之下也难免不对孩子动粗。

  但是每个孩子对挫折的感受和承受能力是有个体差异的,从丁丁的表现来看,显然不能把这当成锻炼心理承受能力的机会,而简单忽视。更关键的是,对于每一个锻炼孩子承受力的挫折,首先必须让孩子明白承受它的意义,引导孩子如何承受的方法。而不是让孩子来者不拒。

  妈妈的尝试:

  面对这种状况,单纯地指责老师只会给老师带来更大的压力。解决之道是帮助老师释放压力,然后再引起老师的主动反思,促使当事人之间的直接沟通。为此,妈妈给老师写了一封信。并且告诉丁丁,老师在看了信之后有可能找他谈话。丁丁开始很害怕,他甚至开始否认老师曾经打他,而改口说,老师只是打了其他小朋友。妈妈鼓励他说,没关系,妈妈只是将真实的情况向老师反映,事情一定会解决的。信的具体内容如下:

1  [2]  下一页
如果您有育儿方面的问题需要咨询,请到育儿问答和众多的妈妈一起交流。[育儿知识问答]
  六一宝贝网(61baby.com)新闻及文章免责声明
更多与 挫折 焦虑 理解能力 入园  相关的文章
相关类别新闻
文章搜索,多个关键字之间请用空格分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