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在竞争中失败了怎么办?

  从3岁左右开始,孩子就可以计较自己是不是第一名——每个游戏对孩子来说都成了一较高下的比赛,也是大人激励孩子的方式之一。为什么他们喜欢比?竞争会给他们小小的心灵带来快乐吗?

  比较是认识自己的开始

  孩子会不断和同龄小朋友较劲,这是一种本能。从3岁左右开始,孩子慢慢意识到:虽然我很小,但我可以做一些事情了。于是,宝宝已经有了自己的“想法”,他要自己尝试一些新鲜事物,自己确定一些比较的标准,在比较中——有时和自己、有时和别人——确定自己的本事,自己的位置。

  有时,孩子的标准是奇特的,不像成人世界那么“唯利是图”:他们会比赛绕着椅子转圈跑而不头晕;看谁最快把一个冰块含化了;比哪一个在手腕上画的手表更漂亮;看谁溅起的泥浆更多……这些比赛虽然无用,甚至有点“无聊”,但它们是孩子成长中的礼物。孩子自制的游戏规则有时会让父母惊叹,对成人世界缺乏想象力的竞争感到厌恶。

  儿童心理学家认为:大约在4岁的时候,儿童能够根据自己的经验进行自我评价,这种评价的依据就是竞争。对于孩子来说,大大小小的事情——包括游戏、吃喝拉撒——只有成或败、赢或输、领先或者落后的结果。尽管所有的竞争中只有一个第一名,也必定有一个倒数第一名,孩子们也包括一些大人 对竞争的相对性还是看不透,他们依然有一种什么都要比一比、试一试的愿望,并为结果或沾沾自喜,或沮丧。竞争中的“常胜将军”会积累自信,而“败军之将”则渐渐变得不够自信。在这种情况下,父母需要给予一定的鼓励这也是老少皆宜的激励策略 ,或者予以疏导——你虽然在幼儿园跑步很慢,但是你的手工做得特别漂亮。

  至于成败输赢到底意味着什么,孩子需要慢慢地消化。孩子理解的竞争大都和能力有关,属于一锤子定输赢的“竞争”,时间和学习对竞争的影响,孩子们需要很长时间才能理解。

  深层讨论

  自然的竞争

  竞争如同一个刻度表,时刻标志着孩子的成长,以及衡量成长是否适龄,所以阻止孩子的竞争是没有多大意义的。孩子们会了解到:我可以做到的事情,别人也可以做到;反之亦然,每个人都可以“有所作为”。

  成功和失败在这个年纪表现得很直接,因为它通常与体能联系在一起,比如说:跑步、跳高、爬山、跳远等等,竞争的标准也多半是最快、最远、最高、做到与做不到。虽然孩子在“失败”时的挫折感是真切的,但是只要评判标准是天然的,或者小朋友们自己定的,而不是外界——比如老师或者家长——强加的,孩子们就会特别快地摆脱挫折感。

  不得第一妈妈也爱你

  如果你的孩子是特别好强或者特别敏感,他或许会为没得第一而闷闷不乐。这时,父母应该疏导孩子的情绪,对他说:“第一名只有一个,得第一是很快乐的,对吧?但是别的小朋友也想得第一啊。你已经得过很多次了,第一名只有一个就让别人也得一次吧。你不得第一,妈妈也很爱你啊!”

  竞争不要太多压力

  小小的竞争也可以成为家庭生活的点缀,甚至成为父母们屡试不爽的家教手段:“如果你能比爸爸穿衣服穿得快,就可以得到一个‘加长版’的睡前故事”;“不许磨磨蹭蹭了,谁最快把鞋穿上,就可以得到一块巧克力。”“如果你得第一名,爸爸妈妈周末就带你去爬山”……由于竞争是这个年纪孩子的天性,他们在幼儿园也适应了竞争机制,如果父母把比赛当成伎俩使用,孩子会乖乖上钩。但是如果家庭中类似的竞争鼓励过于频繁,甚至每天都以成败论犒赏,孩子就会有过大的压力,还会产生一种让人伤心的错觉:爸爸妈妈的爱与我的成绩、能力有关。

  EQ问答

  问:“争”会让孩子感到累吗?

  答:看争的是什么?孩子之间的竞争通常是游戏式的,内容、规则和评判结果常常由他们自己决定。重要的是让小家伙们在游戏中竞争,以游戏的态度竞争,所以做父母的要避免这样一些“鼓励”孩子的话:“一定要给妈妈争口气”,“加油,你比他们强多了”……这样使游戏变成了功利的比较,而且无形中给孩子带来了压力。

  问:是不是该在孩子“争”的时候,给孩子减压?

  答:父母最好不插手孩子的游戏和竞争。当然有些界限要事先确定下来:比如不要让竞争对孩子的身体造成危险,或者不能共同排斥一个弱小的孩子等等,这些需要成年人的适当指导。大人也应当注意孩子的团结,孩子不能单枪匹马的逞能,而是要有与小朋友们一起玩的能力。

  问:孩子在竞争中失败了怎么办?

  答:针对孩子可能会在竞争中出现诸如敌对、嫉妒、自卑等种种负面情绪,家长在引导孩子竞争的时候要特别注意:在任何竞赛前,不要给孩子太大压力,诸如“你一定要拿第一”、“你一定要赢某某”等,而应告诉孩子只要尽力就好了;在比赛结束后,不要拼命表扬优胜者,冷落自己的孩子,不要让他感到胜利者和失败者的差别很大,以致产生不良情绪,而应告诉孩子,只要下次再努力,就有机会赢。

  对于已经出现负面情绪的孩子,家长可以帮他分析失败原因,给孩子找一个合理理由让他原谅自己,不要让他觉得自己不行,因为失败而自卑;父母不要让孩子赢了才有奖励,才高兴,而是孩子努力了就要庆贺一下,奖励一下,告诉孩子,只要你努力了,爸妈就会高兴,时刻对孩子充满信心;对于孩子的一时失败,父母可以给一些很具体的建议,让孩子知道自己今后努力的方向。其实,最好是在合作的基础上竞争,也就是说团队竞争,而非一对一。这样,团队取胜,孩子不容易产生自负情绪,即使在竞争中失败,也有团队的伙伴们共同承担,相互安慰。

如果您有育儿方面的问题需要咨询,请到育儿问答和众多的妈妈一起交流。[育儿知识问答]
  六一宝贝网(61baby.com)新闻及文章免责声明
更多与 穿衣服 挫折 鼓励 自信  相关的文章
相关类别新闻
文章搜索,多个关键字之间请用空格分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