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孩子,越小越爱提问,越大越不爱提问。孩子每天只会解答老师的习题、问题,会造成什么后果呢?
黄全愈:很多人都认为,孩子长大了,不爱提问是正常的事——因为他们会解决问题了,就不用再提那么傻的问题了。如果说,中国的教育注重培养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那么我想进一步追问:解决的都是些什么问题(即什么结构的问题)?如果我们做些研究,就会发现那都是些“常态结构问题”。
“常态结构问题”——顾名思义,问题的构成是有规可循的,可以找到答案的,答案如果不是唯一的,也是有对错之分的。
“非常态结构问题”——问题的构成是无规可循的,有无答案是不确定的,即使有答案也不一定是唯一的。答案可能有多种,也可能没有对错之分。
中国的教育强调“传道、授业、解惑”,采取的方式是由大人为孩子“发现问题”,然后交给孩子去解决。由于这些所谓的“问题”都是已知世界的问题,所以通过这种教育方式培养的只是孩子解答已知世界问题的能力。老师给的“问题”再高深,再玄妙,都比不上学生自由地“启疑”。只有那些让老师措手不及、狼狈不堪、顾此失彼、疲于应对的问题,才有可能超出已知世界的范围触及未知的领域。
如果孩子每天只知解答老师的现成的问题,那不等于磨灭了孩子自由“启疑”的天性,使他们丧失了探索、求知的本能吗?如果孩子不带着问题、带着思考去学习,那和机械模仿、简单重复劳动有何区别?孩子一旦养成了这种不思考、不提问、不“启疑”的学习习惯,那就将长期处于受制于人、被人牵着鼻子走的境地,甚至会永无翻身之日。
所以,分数挂帅、题海战术、纸上谈兵、填鸭教学、恶补奥数等等,这些不过是在“常态结构问题”的范围内纵横驰骋、横刀跃马罢了,离诺贝尔奖的“七寸”还差十万八千里。只有学生自己提出的“非常态结构问题”越多,才有可能离诺贝尔奖越近。
记 者:中国的教育是把有问题的考生教得没问题了;美国的教育是把没问题的学生教得有问题了,孩子越学,问题越多,这是怎么回事?
黄全愈:爱因斯坦曾说过:“发现问题常常比解决问题更具有实质意义,因为解决问题不过是数学或实验的技巧罢了。”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从新颖的角度思考旧的问题,那才是需要想象力的,只有解答好了这些问题,才能算是科学进步。
美国的高科技发达的原因之一,就在于它的基础教育非常重视对孩子发现问题能力的培养。没有发现问题的能力,就没有探索未知世界的能力。应试教育培养的是“考生”,是把有问题的“考生”教得没有问题了;素质教育培养的是“学生”,是把没有问题的“学生”教得有问题——以产生新的问题为“会学”的开始。
孩子具备了“会学”的能力,产生的问题越多,就越能激发学生的探索精神以及解决问题的主观能动性。当然,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是相辅相成的。不有所“发现”,就无从“解决”;“发现问题”在先,“解决问题”在后;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再“发现问题”……如此不断循环。以产生问题为目的,就定下了不断学习、不断进步的基调。所以,美国人总能走在世界科技的最前沿,别人还在学他们的时候,他们又在前面发现新的问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