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年轻妈妈、特别是老人带养宝宝时,生怕宝宝发生意外,恨不得把宝宝放在保险箱里,以为这样就能避免宝宝发生意外。以前我也觉得把宝宝看护得紧,是防止意外的最好方法。可是,在美国看到一对中国孪生兄弟后,我的观念改变了……
那天我陪孙女去游泳,在游泳池我发现,一对长相完全一模一样的双胞胎,可他们表现迥异:一个套在救生圈里,还胆怯地拉着妈妈;另一个却像一条梭鱼,在池水中钻来钻去。我好奇地询问坐在池边的老人,原来这对孪生兄弟在异地成长,近日才得团聚。
这对双胞胎,一个叫双双,一个叫对对,4年前生于浙江杭州。出生不久,妈妈即赴美留学,只带走了双双,而把对对留给了奶奶抚养。后来因为签证的原因,对对一直滞留国内,直到两个月前才同爷爷奶奶签证成功,来到美国。
双胞胎的奶奶感慨地说:“你看,那救生圈里的就是我们带大的对对,他跟我们在国内可说享够了福,我和他爷爷几乎把全部精力都放在他身上,那真是百般呵护,连幼儿园都没送。把我们的心都累碎了!”
“可是费力不讨好啊!”爷爷补充道,“一不小心就出祸。对对三岁时一次跌倒,造成右腕挠骨骨折。去年骑四轮童车摔倒,摔出了轻微脑震荡,可把我们吓坏了。幸亏今年签证出来了,交给他妈妈带,也算卸了我们一个大包袱!”
奶奶又指着那个在水里如鱼穿梭的孩子说:“那是双双,他跟妈妈来美国,可算吃尽了苦头。从小就被放在一个黑人家里养育,说是家庭托儿所,跟几个黑孩子在一起爬,不到两岁就被扔到水里学游泳。我们听说后可真担心,后悔不该让他妈带到美国来。这些年没出意外,真是天保佑!”
爷爷又说:“真没想到,现在双双比对对能耐多了。他不光游泳好,还能骑两轮自行车,蹬滑板和滑旱冰也有模有样的。这些运动,对对是一样也不会……”
老奶奶说:“你说怪不?越淘气的孩子越不出事,挺安全;越是被照顾得周到的孩子,反倒容易发生意外,反而不安全。”
我十分佩服老奶奶,在对两个孙子的观察中得出一个似乎反常却不无道理的论断。这使我想起新近在德国召开的“儿童安全会议”上的一份重要报告。那是德国联邦行为和运动促进局发表的名为《给儿童更多安全》的研究报告,十分值得父母们参考。
德国的这项研究显示,那些担心孩子安全而不让孩子多做运动的父母,可能最终适得其反,因为喜欢运动的孩子生活得更安全。
报告指出,在德国每年有180万儿童出现事故,其中大多数是那些不经常运动的儿童,因为他们缺少经验、力量和技巧。科学家建议,对于那些刚会爬的儿童,就要给予足够的运动空间,让他们活动。对于大一些的孩子,要让他们随大人一起参加长距离的步行运动。对于生活在城市中的儿童,家长要经常带他们郊游。在游戏场上,家长不要总担心出事而不让儿童独立活动,相反地,家长应该在旁边“袖手旁观”,注意安全就行。
国外对孩子运动能力的训练,往往是我们无法接受的:例如在美国,把出生不久的婴儿扔进浴池或泳池让孩子挣扎的情景司空见惯。我们看着真是惊心动魄!两、三岁的孩子就让他独立开碰碰车,横冲直撞;把幼儿园的孩子绑在过山车上翻滚,哪怕吓得他们大哭大叫;托儿所的幼儿没有床,保育员也很少,就把孩子放在地板或地毯上爬。
在美国,我头一次送3岁的孙女去幼儿园,看到那些惊险滑梯、攀登、摇荡设置,而那么小的孩子就在上面回旋滑降、艰难攀登和独自荡秋千的情景,我当时就犹豫了,是不是要把孙女留下来?这种运动训练牢靠吗?运动设施为什么这么复杂?后来我仔细观察,发现所有运动场所的地面都是厚厚的海绵,看到孩子们在游戏器材上面玩得那么自由自在,我的心放下了,不过我还是在取得了老师的安全保证后才把孙女留下。现在6岁的孙女学前班都毕业了,已经能在平衡木和高低杠上做些动作,反应灵活、身体结实健康。我再也没有顾虑了,真的服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