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年轻的家长都会感叹现在的孩子心事真难懂。很多家长只是关注孩子的学习问题,却忽视了孩子的心理状态,家长需要系统科学地学习家庭教育知识,不能麻木地随心所欲。
案例:家长越让学习孩子越抵抗
8岁的小文刚上小学一年级,因为父亲有外遇经常吵架。在小文面前妈妈经常控制自己的情绪,从来不提爸爸。妈妈常对小文说:“妈妈这么辛苦就是为了你,你一定要好好学习,争取好成绩!”但事与愿违,小文虽然在妈妈面前总是表现很乖,但一到学校就显得很反叛,上课说话、写作业不专心,对老师的批评也置若罔闻。
家庭幸福的扬扬(5岁)也同样遭遇“学习困惑”。父母一心想把儿子扬扬培养成才,带他出去玩的唯一地方就是书店。后来父母因为工作关系把扬扬交给爷爷奶奶,老人家就没有像以前那样每天都带扬扬去书店,慢慢他就不再喜欢看书。爸爸开始一回家就逼儿子看书,但扬扬开始变得脾气暴躁,动不动就发火,注意力不集中。
分析:家长存在教育误区
为什么两个来自不同背景家庭的孩子同样遭遇学习困难呢?关舒俊认为,小文和扬扬的家长都存在教育的误区。如果孩子存在学习困难,一定要先从孩子的心理上找答案,了解他们真正的需要。
据医生分析,小文正处在性别认同的年龄,由于父亲很少在家,对性别的认同难以实现。整天与妈妈在一起,对女性有所依赖,在群体生活中就表现为难以适从,觉得很想有同性朋友。在课堂上只要被同性同学干扰,就难以控制地说话、做小动作;这样,就能受到老师的关注。
扬扬则是处在一个受控制的家庭模式下,家长一直很重视对孩子的培养,但忽视了在适当的时间来做适当的事情。对孩子的早期教育不代表是超前教育,扬扬处在一个需要玩耍的时期,当剥夺了孩子玩的时间,他就会感觉不满足,而需要玩更长的时间来弥补。如果这时候家长仍然不提供玩的机会,孩子就会经常情绪控制不好,不按规则完成事情。
处方:让孩子在玩中“自愿”学习
医生分析,小文和扬扬都是属于比较聪明的孩子,只是由于教育的方式不当才导致学习不良。“改变家长比改变小孩更困难,”关舒俊说。针对不同的个案,医生提出了不同的建议。
对小文,妈妈应逐渐灌输“爸爸妈妈都同样关心你,只是爸爸工作太忙所以才没空陪你”等信息,并告诉他与别的孩子没有什么不同,都是一样的有爸爸妈妈;爸爸妈妈有吵架或意见不同是正常的;其次,让小文的舅舅介入他的生活,与他谈论男孩子的问题,例如男孩子要有坚强的形象,怎样与小朋友相处等等。
对于扬扬,为了让他少发脾气和提高学习的兴趣,可以安排他做沙盘、感觉统合训练等注意力集中治疗,让他在玩耍中学习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