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儿子茂茂做作业时,边写边玩心不在焉,被妈妈批评了,还被打了小手心。茂茂伤心地哭了,索性趁机“罢工”。
太太气不过,就在幼儿园家园联系册上记上了一笔,旨在联系老师,请教如何培养孩子的耐心。殊不知,茂茂虽然不认识几个字,但还是敏感地察觉到,妈妈在写他的“坏事”,又哭又闹坚决不让。妈妈指着白纸黑字念,解释说并没有写茂茂不听话不写作业。茂茂说什么也不干,抢走了妈妈的笔,又把桌面上所有的笔都收起来,嘟囔着:“就不让你写!”
不一会儿,茂茂大概意识到“问题的严重后果”,于是向妈妈的抗议升级:“你要把这些字擦掉!”太太认为,茂茂做错了事就要承担责任,坚持不擦。
双方僵持不下,茂茂马上改变“战术”,转而向一旁看书的我可怜巴巴地诉苦:“爸爸,妈妈打我了!”“是吗?爸爸现在批评妈妈,妈妈做得不对,叫妈妈向你道歉!”
太太向茂茂道歉后,茂茂又说:“爸爸,我还是不开心!”“是吗,你要怎么样才会开心?”“我要妈妈把刚才写的话擦掉。”我略作思考,茂茂的想法也不无道理,且不说“历史记载”伤了茂茂的自尊,而且这事会扩大到幼儿园,让茂茂在老师与小朋友面前“抬不起头”——维护孩子的羞耻感正是他心理健康成长的需要,批评孩子的错误要在他的心理承受范内围解决,千万不能挫伤他的尊严。
“行,爸爸叫妈妈擦掉!”我向太太做了暗示。这下,茂茂不哭也不闹了,迅速找出一张白纸,撕了一长条,要粘上盖住妈妈的笔迹。妈妈说这纸条粘不了,需要改用两张小粘贴纸。茂茂迅速找来粘贴纸,一共用了三张才完成。
做完这些“善后”工作后,茂茂心平气和地坐在自己的学习桌旁,一丝不苟地写起作业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