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岁
用数数感受时间的流逝
两岁到两岁半的孩子已经有了“数数”的兴趣和能力,父母可以利用数字,让他们了解时间流逝的感觉。比如,可以把“马上”,这样的抽象概念切换成数5下,从5数到1;把“等一下”这样的概念切换成从1数到20,让宝宝具体感受时间如何在1、2、3……这样的数数中度过。
数数“量时间”的游戏做多了以后,聪明的孩子会感觉到时间其实就是由一段段事件组成的,或者,是由从天亮到天黑的一段段活动组成的,而且,它在不断地流逝。
孩子到了两岁半,可以开始玩“闹钟游戏”,父母可以教他认识时钟上的数字,并亲手拨转时针和分针,告诉孩子,当时针转到某一位置时,就表示该进行某些活动了;可以先固定孩子最喜欢的活动的时间,比如午后吃点心的时间是下午4点钟,再比如早上加餐的时间是10点钟,上午9点钟是玩玩具的时间,下午3点钟是画画时间等,慢慢把“按时间分配活动”的意念扩展到一整天,反复强化,最终,孩子自然知道什么时间该干什么,生活自然规律充实。
3~4岁
认识时间词汇,使时间具体化
这一阶段的重点是将生活中的具体活动,和时间结合在一起,帮助宝宝认识时间语汇。父母可增加如“早上起床要喝牛奶、吃面包,太阳落山时看动画片,天黑了要回自己的房间睡觉”等谈话内容,将白天、中午、傍晚、晚上等时间副词,与宝宝一天的活动结合到一起,几经反复后,宝宝就会熟练运用这些相对抽象的时间语汇,也能够对自己一天的活动有一个初步的规划,比如,“星期天早上吃完早饭我们要去婆婆公公家,中午吃过午饭会去动物园”;再比如“天黑了,小山羊也希望快点回家,我也是。”等等。不仅可以丰富孩子的表述能力,也让孩子逐渐学会休息日的安排和规划,不会起床后不知道下一步想干啥。
5岁到
学龄前
简单了解“过去”与“未来”
孩子3~4岁时,对“过去”、“未来”的了解还很模糊,跟孩子提到“昨天”、“明天”,他还勉强可以了解,但是像上星期五、下星期天这样的时间副词,则很难跟他说得清楚。了解与今日时间跨越比较大的“过去”和“未来”,可能要到孩子满5岁,认识能力再上一个台阶才可以。
一开始,父母可选择故事书中的事件进展来讲述“过去”和“未来”,利用故事情节的进展来带领孩子的时间观念。父母若担心孩子的学习能力,一开始可选择时间跨度小,且与生活作息密切相关的故事,如“小熊的一天”,“小鹿的昨天、今天和明天”等,孩子会因与故事中的主角有共同的生活经验,而接受其中的时间表述。之后,可以根据孩子的运用能力,再让他复述比较复杂的故事,从而带入“未来”的时间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