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女子深情地对着自己的恋人说:“你是我生命里的另一半,没有你,我的生命也就没有意义。”那一刻,相爱的女子和男子都以为这样的感觉会伴他们终生。
八年过去了,那个男子对那个女子说:“咱们分手吧,我实在感觉太累。因为我无力承载你生命的一半,也无法给你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女子潸然泪下。在这八年里,她爱他胜过爱自己,全部的生活除了他就是孩子。她把自己的梦想和追求,快乐和希望,都“嫁接”到了所爱的男人身上。她不明白,自己那样付出,为什么会让他感到累?其实,最累的应该是她自己呀,八年里,她内心有多少失落,只有她自己知道。只是她不明白,自己付出了一切,那个被深爱的男人怎么会逃走呢?
我们这一代人,在人格形成的青春时期,接受的是“爱是一切、难舍难分”的过分黏结的爱情观。流行歌曲唱着“全世界我也可以忘记,就是不愿意失去你的消息”,尤其是女人,更是被教导把自己的一生托付于一个男人。其实这种所谓的“真爱”是一种沉溺性的关系,双方都认为没有彼此就无法生活。过分依赖的夫妻,等于二分之一乘以二分之一,其结果很可能就是其中的一方成长或者改变了,婚姻便陷入危机。
所以,期待用婚姻来使自己完整的女子,可能到头来却发现自己比以前更不完整。因为,恋爱的主要意义不是让我们找到一个能黏一辈子的伴侣,而是让我们真正明白自己是一个独立的人,伴侣是另外一个和自己一样独立一样重要的人。这两个相互独立的人,又能无比亲密地相伴终生。
寻觅伴侣是为了追求真爱,这份爱的意义不是要找一个帮助自己变得充实和完整的人。一个人只有建立了完整的自我和自尊,才有能力真正去爱别人。一般来说,当两个不完整的人在一起时,没有能力去肯定对方,而要对方来肯定自己、弥补自己的缺憾,久而久之,对方就会感到负累,甚至逃走。
也许到了中年我们才会意识到,夫妻双方不是“合二为一”,而是在亲密接触中各自更加独立,更加保持各自的情操和特性。婚姻是分工与合作并存的制度,夫妻双方需要奉献和相互关心,为彼此的成长付出努力。理想婚姻的基本目标,是让双方在婚姻中同时得到滋养,推动两颗心灵共同成长。在这个世界上,自己是唯一能为自己的快乐负责的人,没有人比你自己更能带给自己快乐。所以,在我们渴望爱和被爱的同时,不要忘记自己也有能力独立生存,并接受所爱之人的独立性,否则,就会给亲情和爱情带来危害。
有一位妈妈,一直为女儿婚姻的不顺烦恼。女儿结婚两年,一直不能和丈夫和睦相处。因为女儿认为丈夫是自己千挑万选的结果,自己把生命的一半给了他,他就应该承担起自己的这份深情,并且努力做到完美。结果这个女孩的婚姻充满了批判、掌控和吹毛求疵,家庭气氛自然也就缺少和谐安宁。
实际上,这位女孩的母亲在自己的婚姻中,就一直是个不能在感情上独立的女人。在这个女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母亲的示范就是自己的完整要靠丈夫给予。所以,一直以来,很难给孩子源自于成熟母亲的信心十足的支持。她给孩子示范的爱,就是夫妻永远粘连,让孩子以为那种彼此纠缠不清的生理上的亲密感,就是爱情,导致孩子在婚姻中个人和他人之间的界线模糊不清。
在我们受教育的生涯中,没有人教我们如何建立科学健康的婚姻关系,我们只是依据媒妁之言或者凭借恋爱的火花走进婚姻。夫妻双方都从各自的家庭中,带来不同的习惯和规则。所以,双方还需要在婚姻中学习如何放弃控制、批判和埋怨,在互相肯定的空间里,互相包容,达成共同的协议,形成一个新的良好的家庭系统和规则。接受别人与自己不同的能力,是基于个人的独立程度,两个独立的人才好悦纳对方。
这是我们建立婚姻的重要基础。
一个婚姻如果在建立之初,就能真正建立一份成熟的婚姻之爱,那这个婚姻日后产生危机和问题的可能性就会大大减少。一对关系良好的父母是家庭所需要的,也是孩子们所需要的。只有父母双方自身拥有相当的愉悦和安全感,才能安心地抚养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