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年前,女儿注定要生长在一个和我们语言不通的城市里。由于找不到合适的保姆,女儿上幼儿园之前,我只好辞去工作自己带她。
初为人母,一切从头学起。没有亲人帮忙,没有与其他妈妈互相交流,我的育儿知识基本来自书本和网络。姐姐寄来两本育儿宝典,作者分别是日本人和美国人。她以自己养育孩子的经验告诫我:一定要综合美日两国的先进理论,抛弃国人陈旧的母鸡式、填鸭式“饲养法”。近些年来,有识之士一直在批判传统的早期教育,似乎成千上万个爱因斯坦都被我们扼杀在摇篮里了。受这种潮流影响,望女成凤的我决定对女儿进行洋式早教。
根据我的浅薄理解,洋教育就是对传统的方法反其道而行之。想到自己小时候在衣食上受到的过度爱护和行动上遭遇的诸多限制,我对女儿采取“饥寒交迫”的“放养式”养育法。衣服要少穿,方便运动;吃饭随意,坚决不勉强她多吃,饿几回,她自然就会好好吃饭。关键是给她一个宽松的环境,让她自由地摸爬滚打,既锻炼了身体又能养成坚强自信的个性。女儿就这样自由自在地长到两岁九个月。
女儿上了幼儿园小小班。那是一所名幼儿园,我们费了一些周折才把女儿送进去。在那里,活泼开朗的女儿开始遭遇人生最早的挫折。先是因为不肯午睡,被老师训斥;再是由于上课时带领小朋友们满地爬,还有她的运动速度太快,经常摔跤或把别人撞倒等等,她成了老师眼中的“问题”孩子。我深受打击,原以为自己呕心沥血培养的孩子一定很优秀,没想到……痛定思痛,都怪自己太迷信洋式教育了,忽略了洋花朵在中国可能会水土不服。哎,还是给孩子来点符合国情的教育吧。
为了让女儿尽快适应幼儿园的生活,我下狠心给她订规矩。可是,要把一只顽皮的猴子改造成温顺的绵羊,谈何容易。自由惯了的女儿根本无法理解为什么有那么多的“不能”:睡觉前不能说话、吃饭不能下地、上课不能走动、不能争抢玩具等。她的头脑里根本没有“规矩”一词,一遍一遍地强调,只能加深她对幼儿园的厌恶心理。我不敢一下子要求太多,只能督促她一项一项改进,一点一点进步。
但幼儿园是一个共同成长的集体,如果一个孩子在老师眼里长期落后或者与众不同的话,她就会逐渐走向孤独自卑。我开始担心女儿的心理健康。
一天,我去幼儿园接女儿。女儿出来时,我大吃一惊:她的右脸上有3道长长的血痕!老师歉意地说:“我们有责任。但你女儿说是自己挠的。”回家后,我先表扬她勇敢,不怕疼。又哄了她好久,她才说是某某小朋友挠的。我既心疼又气愤,女儿居然如此懦弱胆小,还撒谎,我忍不住伸手给她一巴掌:“你为什么不对老师说?!”这是女儿第一次挨打,她受惊地躲到爸爸身后,哭了好久,才能开口说话。
她的回答令人心痛:“好不容易有个小朋友和我一起玩……”我一时说不出话来,抱着女儿安慰她:“妈妈不该打你,妈妈爱你。”女儿哭着说:“妈妈,你的爱是免费的吗?”我一愣,她接着说:“我不听话,惹你生气,你还爱我吗?”她边哭边继续说:“在幼儿园,我表现好,老师才喜欢我……小朋友才和我玩……”哦,原来她的意思是:你的爱是无条件的吗?我为她的早熟而震惊,她还不到3周岁呀!
母爱真的是无条件的吗?这么深刻的问题我回答不出。如今,大多数父母都按照自己的意愿栽培孩子,试图把他们塑造成优秀人物。孩子似乎在替父母圆梦,向着他们有心无力没有成功的目标艰难前进。我按照所谓的先进育儿法培养女儿的时候,潜意识里是否也有所期待?
不能让女儿背负我们的理想包袱。一学期后,我给女儿换了一个轻松愉快的幼儿园。尽管这个幼儿园没有教会女儿一个汉字、一道算术题,但是孩子的快乐比什么都重要,她健康快乐地成长是我最大的心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