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1月5日和12月5日是我国“脊灰疫苗强化免疫日”。近年来,我省积极开展计划免疫工作,使一些严重危害人们身体健康的传染病得到了有效控制。
常规免疫
筑起保护网
计划免疫是我国贯彻“预防为主”卫生工作方针的一项措施,就是用人工的方法有计划地进行预防接种,增强对危害儿童健康的几种传染病的抵抗能力,达到最终消灭这些传染病的目的。
儿童为什么要进行预防接种呢?据山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免疫预防管理所的专家介绍,这是因为孩子出生后离开母体,也就失去了天然的保护层,虽然有母亲通过胎盘传给的抵抗力,但由于出生后断了供应,天天消耗,这样先天性的抵抗力逐渐下降,到孩子6个月后就几乎没有了。而孩子生活在外界环境中,受细菌、病毒侵袭的机会增多,很容易患病。有育儿经验的妇女都知道,孩子满半岁后容易发热、感冒、拉肚子等就是这个原因。要抵抗细菌、病毒的侵袭,特别是预防对孩子的生长发育有很大影响、甚至危及生命的传染病的发生,如小儿麻痹症、白喉、百日咳、麻疹、乙型肝炎、结核病等,就必须让孩子自身尽早产生对这些传染病的抵抗力。预防接种就是把能使人产生对某种传染病的抵抗力的疫苗接种于人体。孩子进行预防接种后,就会获得对传染病的特异的免疫力,这样就不会得相应的传染病了。
目前,主要对7周岁以下儿童按照附表中的免疫程序有计划地进行卡介苗、脊髓灰质炎活疫苗、麻疹活疫苗、百白破三联制剂、乙脑疫苗、流脑疫苗、乙肝疫苗七种生物制品的接种,称为常规免疫。接种以上疫苗,可以预防的相应传染病是:结核病、脊髓灰质炎、麻疹、百日咳、白喉、破伤风、乙脑、流脑、乙型肝炎九种疾病。
强化免疫
消灭脊髓灰质炎
强化免疫是指在短时间内,对一定范围(如全省、全市)内特定年龄组儿童,不论既往免疫情况如何,均普遍进行疫苗接种的一种免疫接种形式。
据专家介绍,强化免疫可在短时间内迅速提高免疫接种率,从而保证人群免疫接种率的平衡性,避免出现局部的“免疫空白”。它弥补了常规免疫的不足,对疾病控制起到重要作用。设立强化免疫日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消灭脊髓灰质炎(小儿麻痹症)。脊髓灰质炎是少数能被消灭的疾病之一,这是因为人是脊髓灰质炎病毒的惟一感染者、已经有有效的疫苗、免疫能终生持续存在、没有慢性病毒携带者、没有动物或昆虫宿主。强化免疫是对常规免疫的补充,它与常规免疫共同构成免疫体系。
儿童接种疫苗
前后应注意什么
首先,为保证儿童及时接种疫苗,家长首先要认真阅读预防接种证上家长须知及免疫程序等内容,知道孩子需要接种哪些种类的疫苗,接种次数以及在什么时间接种。
其次,家长应掌握孩子的基本健康状况,接种前是否有病在身,是否刚吃过药物,都应告诉接种人员,以便确定是否适合接种。虽然免疫接种程序为儿童安排了最佳接种时间,但疫苗使用说明都有明确的规定,处于一些疾病状态时是不能接种的,只有儿童恢复健康后才可以接种。为了减少预防接种后的反应,预防接种应尽量在孩子身体健康时进行。如儿童身体不适,应在接种前告知接种医生,由接种医生根据情况提出建议。当不宜接种而又必须接种疫苗,如被狂犬咬伤者必须接种狂犬疫苗时,一定要在医生指导和密切观察下方可接种。另外,空腹饥饿时不宜打预防针,以免发生低血糖等严重反应。接种后二至三天内要好好休息,应避免剧烈活动。多喝开水。注意注射部位的清洁卫生,不要用手抓。暂时不要洗澡,以防局部感染。注意不吃有刺激性的食物,如大蒜、辣椒等。
最后是接种后要注意的事项。一般来说,目前使用的疫苗都是安全有效的,但接种疫苗后,在机体产生免疫过程中,由于个体差异等原因,一些孩子可能会出现一些反应,比如发烧、注射部位红肿等。接种后的发热,如果在38度以下属于正常反应,持续两三天就可恢复正常;如果持续发烧38度以上、扎针部位红肿超出一周或接种疫苗后身上出现皮疹,都应该立即向接种单位反映情况,并及时到医院就诊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