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你如果再不吃了这口饭,我就把它送给隔壁的茗茗了。”果然,孩子把这口饭吃了。
“宝宝,你要是不跟妈妈走,妈妈就做露露的妈妈了,不做你的妈妈了。”果然,孩子赶紧跟着妈妈走了。
当你在得意这一招儿很管用的时候,你是否想到自己可能助长了孩子的嫉妒心思?想到嫉妒给孩子带来的焦躁不安和不快?长期用这种方式教养孩子,可能使孩子习惯于把别人当作“假想敌人”,养成不喜欢接纳他人的不良习惯。
比一比:“接纳”PK“不接纳”
☆“接纳”:利己利人,很快乐
善于接纳他人的孩子总是很快乐,不大跟别人闹别扭,可谓“利己利人”,而且长大了善于合作、热爱学习,显得特会“来事儿”,因此,父母可不能小看了培养孩子善于接纳他人的重要性。这种习惯在心理学上,是指孩子任何与他人亲昵、分享、合作、同情、安慰或者帮助他人的行为,孩子必须具有一定的观察水平、理解和分析能力,以及相关的技能才能实现,是智商、情商、知识和技能的综合体现。
☆“不接纳”:嫉妒吃醋,真烦恼
不喜欢接纳他人的孩子在很多情况下表现出嫉妒情绪和行为。
古埃及有这么一则寓言。鸟儿子问鸟爸爸:“人幸福吗?”鸟爸爸回答:“没咱们幸福。”鸟儿子问:“为什么?”鸟爸爸回答说:“因为人心里扎了根刺,这根刺无时不在折磨着他们。”鸟儿子问:“这刺叫什么?”鸟爸爸回答:“叫嫉妒。”
人天生都有嫉妒心理,婴儿从16~18个月就开始出现嫉妒表情,两三岁的孩子嫉妒吃醋的心理就已经很明显、很复杂了。
我们每个成人都有过因嫉妒别人而使自己感觉不安的体验,孩子同样会被嫉妒这根刺折腾得不高兴、不愉快,甚至担心害怕。例如老师说露露的画好看,不喜欢接纳他人的孩子就会想:难道我的不好看吗?那好,现在我拿支黑笔在他的画上胡乱涂上几笔,怎么样,还好看吗?老师,你现在得表扬我的画好看了!结果,孩子与露露之间的冲突就发生了。
可见,接纳他人的好习惯对孩子意义非凡。父母要从小培养孩子喜欢接纳他人的行为习惯,与周围的人和谐相处。
测一测:孩子喜欢接纳他人吗?
喜欢接纳他人是对他人友好、富有爱心的表现,具体反映在以下类似行为和情境中,父母可以对照着测试一下,看看自己的孩子表现如何?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
①孩子喜欢与他的主要看护人一起游戏和生活。
②其他小朋友哭的时候,孩子会专注地看着他,表示关注和同情,甚至会拿出纸巾或手帕给这个小朋友。
③如果有小朋友摔倒了,孩子会走向他,并试图帮助他起来。
④在户外玩耍时,成人与他打招呼,他有积极的回应。
⑤能与成人或小朋友一起玩你追我跑、你藏我找的小游戏。
⑥别的小朋友想玩孩子的玩具,孩子愿意给他。
⑦比较容易配合爸爸妈妈的劝告,不无缘无故地伸手打人。
⑧如果妈妈爸爸生气了,孩子能够暂时收敛自己正在进行的不适宜行为。
⑨喜欢用拍手、拥抱、飞吻、挥手、握手、拉手等方式与人打招呼。
⑩当家长或老师表扬或奖励同伴的时候,孩子没有明显的嫉妒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