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街头发生的“女儿扇妈妈两巴掌”事件,在当地一些学校引起震动,怎样让学生知道感恩?也引发了教育工作者的思考。于是,4月5日,郑州某小学在课堂上播放了“妈妈分娩录像”,让孩子们第一次感受母亲生产的疼痛和辛苦。
我认为,学校的这种尝试有其积极意义,就是我们要善于和孩子沟通,让孩子能够感受到父母的艰辛,“分娩录像”折射出的正是“不养儿不知父母恩”换位思考的要义。但“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仅靠一堂“分娩录像”课,孩子仍然不可能理解“感恩”的全部含义。而结合中国目前中小学的性教育现状,此举是否妥当就更值得商榷了。
即便教育孩子感恩母亲,用“分娩录像”是有效的,此举也不宜简单复制。否则,如果遭遇孩子殴打父亲或者老师,感恩教育又用什么绝招呢?
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家庭、学校和全社会的关注和参与,如果不摆脱“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怪圈,出现的问题不仅不会减少,反而会越来越多。
为什么孩子体会不到父母的付出和辛劳?孩子怎么不知感恩?透视其中的家庭、学校教育和社会因素,不得不令人感到忧虑。
应该说我们的传统教育一直存在某种偏差。学校往往把教育的重心集中在如何提高学生的考分上,而道德、伦理教育则处于边缘化的地位。培养出的学生“品”、“学”并不兼优就不足为奇了。
而很多家庭对待孩子的教育问题又常常急功近利,千方百计满足孩子的要求。对于孩子在性格、行为上出现的问题,往往采取容忍、迁就甚至视而不见,习以为常的态度,其结果可能就会事与愿违。
更令人担忧的是,社会环境(特别是网络、电视、出版物)对未成年人的影响日趋复杂。以最受儿童欢迎的动画片为例,大多以暴力复仇为主题,鲜有“报恩”题材,孩子观看时缺乏家长、老师的引导,暴露出来的问题也是触目惊心。“孙子要点爷爷的穴道”,“我是奥特曼,我要杀你”之类的报道就屡见不鲜。
所以,对待孩子的教育问题,家长要转变观念,不能急功近利;学校不能将感恩教育只停留在形式上,要贯穿始终,要融入到老师的言传身教中;整个社会也要营造一种重视情感回报的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