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孩子在安慰阶段将变得独立并能够自己积累经验和教训,因此压抑孩子在安慰阶段的自我意志,或者是通过限制孩子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以达到惩罚的目的,都是毫无意义的。孩子的软弱与惊慌失措,没有必要被刻意强调,因为即使是通过教育,安慰阶段对于孩子成长来说也是不可避免的。明白了这一点,对于父母和孩子来说都容易过得多了。
如果自己的孩子已经度过了这样一个安慰阶段,你就会对那些在对自己孩子大吼大叫的人投以同情的目光。在大街上,一对年轻的夫妇刚好在与调皮的孩子做斗争,如果此时你投去一个会意的目光,也一定会得到一个善意的微笑作为回报的。
对小意达来说,果酱就是一切!可是,她想要自己把果酱放到面包上,这可不是闹着玩的。爸爸面带微笑急忙阻止了3岁的女儿,而以奶油和巧克力豆哄着她。但小家伙的嘴立即噘了起来,她开始伸手去抓,可是抓过了头:一个奶瓶飞过了桌子,孩子也顺势摔向了地板……父亲所有的安慰努力都没能使嚎啕大哭的小意达平静下来,因为此时她什么都听不进去。
紧接着发生了什么呢?当小意达还在生爸爸气的时候,却哭着试着抓紧爸爸妈妈来寻找亲近与安慰。这样的场面每天都要上演几次……
孩子的安慰阶段是不可避免的,但如果按照以下的方法认真努力并对症下药的话,父母也许可以减少麻烦发生的频率:
采取妥协
过多的限制在安慰阶段没有好处,但也不能一味地顺从孩子。其实是可以通过其他方式达到妥协的目的,比如“果酱没有了,一会吃完早饭咱们一起去买,好不好?” “妈妈现在不能陪你玩,等一会洗完碗了我就来”之类的。
划定自由空间与界限
孩子为了认识世界和掌握新的能力,需要自己的自由空间。因此应该尽可能少给他们划定界限,但同时要坚持不懈地执行这些限定,而且还要在孩子平静的时候,认真地解释这些限定的必要性给孩子听。
帮助孩子做决定
棒棒糖,巧克力还是冰激凌?小孩子面对这么多选择会不知所措,因此大人的任务是提供两种,最多三种的可能性供孩子选择。如果有很多孩子在一起,那还可以进行讨论来决定。
促进孩子的独立性
在家庭中,如果让孩子参与到一件小事情上,他会很感到满足,孩子可以自己决定的事情应该留给他来做决定。
给孩子点时间
小意达在玩拼图,而妈妈恰好和牙医约好了见面。这时,应该给小意达一些时间来结束游戏。因此应该在出发前的10分钟告诉小意达,5分钟之后最好再提醒她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