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在婴儿期努力维持强化情绪的游戏却一无所得的人,等他们长大或者成年以后,我们能够在他们身上再次看到这种早期经历。我们已经了解了这个过程:希望别人注意自己愿望的努力减少了,随之而来的是心灰意冷,退回到自我中去。比如,一个女孩或男孩想要接近那个能激发他们强烈感受的人,他们热烈地望着他。但童年期的经历从一开始就告诉他们,主动没有任何意义,因为除了最初的微笑什么也不会发生,他会把目光从我身上移开。也就是说:如果他或她的最初极为紧张的目光没有立即得到相应的回应,他们就会迅速放弃,马上退回原地。在游戏和工作中的每一种活动都是如此。如果我们不能很快成功地得到反馈,那我们的兴趣就会减弱。一种放弃的感受,或者更糟的是一种挫败的感觉控制了我们。性格内向者的典型活动常常是关注自身,不愿把目光从自己身上移开而转向这个世界。这些人常常感到奇怪,为什么他人不接纳他,不愿跟他玩。对他们来说是他人不给他们机会。这有点在兜圈子了。因为性格内向者会想:如果我知道他们不会对此有所回应,那为什么我还要给他们机会呢?但别人在给出回应之前正在等候着他已经做好准备的信号。原则上我们追求强烈的情绪,因为它们能够满足我们要求体验的深层需要。因此我们登上了游乐场的过山车,这正是我们情绪起伏的模式:忽上忽下,体验到越来越高,越来越深,越来越快,越来越紧张。所有的游乐场给那些没有勇气、没有能力和别人有深入的情感交流的人提供了满足的代替品。这当然是合情合理的,而且这种和别人共同的体验甚至还得到了扩展。此外足球场中的观众也同样如此,他们也想经历情绪的起伏;另外还有拳击场上也有类似的情形。无论如何,这里的刺激源是外在的;我们远远地观看,情绪不断高涨,直到一声咆哮,情绪在这样的游戏中得到释放。或者我很失望,这项让我充满期望的运动并没有让我彻底地兴奋起来。于是我对它很愤怒,认为它糟糕透顶。
情绪起伏的理论可以解释为什么儿童在爸爸下班回来时那么欢呼雀跃,用欢呼来欢迎他,而母亲会想:我做错了什么,孩子对我从来没有表现出如此愉快?我整天都在照料他们,为他们干活,跟他们玩,可是父亲几乎还没有进家门,所有的孩子都跑向他。答案就在父母游戏方式的差别上,母亲承担了主要的教育重任。母亲与孩子的游戏更为长久而缓慢,经常是重复性的,这都不会引发孩子情绪的很大起伏。她们让孩子的感受处于一种节律之中,这让人能够安定下来。她们常常害怕孩子产生强烈的情绪。
可以停一停了,你的脸已经通红了!这常常是母亲对父子游戏的反应,父子游戏一般比较多在运动方面。他把孩子抛向空中,然后接住,抱着他旋转。孩子非常高兴,大声地笑着,这时我们常常会听到母亲说话了:停一下,太野了,孩子已经筋疲力尽了!但这时孩子还笑着,不断眨着眼睛,他还想继续,还要这样玩。你能理解为什么母亲这时要打断父子这种精彩的游戏吗?
与父亲在一起所体验到的这种“极大情绪起伏”是孩子通常和母亲在一起时很少能得到的。即使和母亲在一起的时间很长,父亲和孩子一起玩的时间很短,却能够让孩子体验到极大的情绪起伏,直到情绪高潮,所以在孩子的眼中,父亲真棒。
没有一个母亲需要担心孩子对间或出现的父亲的爱会一直超过她,尽管孩子在她那儿没有狂喜的感觉,而偶尔出现的父亲却能够做到,因为父亲的行为非同寻常。在大多数家庭中母亲都是照顾孩子最主要的人,她们与孩子的关系最密切。她们非常耐心,总是重复着一些游戏,以此让孩子了解世界。此外,她们对于进行那些剧烈的小游戏也毫不拒绝,但也许只是更乐意把这个机会交给孩子的父亲,因为他自己也总是从游戏中获得了极大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