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谈谈当今中国大多数小学生的课外活动和校外学习情况,以及我常发的感触和叹息。我看到孩子们的课外、校外生活存在着“三多”,这“三多”严重地影响他们的全面发展、充分发展和具有个性特长的发展,违背人才成长的规律,是应当引起家长和教师重视的。
1. 书面作业太多
许多孩子课外的书面作业太多,作业的分量太大,考试分数的压力太重。有的小学生的学习日比父母的工作日还长,不但缺少动手动脑的时间,有的连休息、睡眠都受到影响。杨振宁博士来国内考察时,有人问他:中国教育存在的最大问题是什么?杨博士说:“我可以明确告诉你一句话,就是学生功课太多,考试负担太重。”
这种状况是很不利于孩子成长的。人的学识、智慧、才干首先来自于生活实践,课本的、课堂的系统知识传授和练习,远远包容不了孩子应当获得的广泛知识和才能,况且实践中得到的直接经验还是学习课本中间接经验的基础。孩子如果缺乏课外的见多识广和动手动脑的灵性,课内的学习效率也是不会高的,或者只会落得个“高分低能”。而分数是绝对反映不了学生全面素质的高低优劣的,它只能表示某学科某一方面的书面考试成绩,人的身体素质、实践能力、探索思考能力、发现问题能力、性格品质以及口头表达能力、社会交往能力等,在书面考试中都是反映不出来的。至于重复的作业太多,或者用作业处罚孩子,更是有百害而无一利。
当然,作业、考试、分数还是需要的,它是衡量教和学的重要尺度之一,但只能摆在适当的位置上。我认为数十年前考试的及格标准为60分,是非常科学的。它既肯定学生学科成绩60分就合格,不及格者还允许补考;同时鼓励孩子争取60分以上,适当表彰八九十分的优秀成绩。我认为把分数要求定在这样的水平上有很多好处:
①让孩子在一个很宽松的环境下生活,没有太大的精神负担和压力。合格就能受到肯定,孩子的心情将是很舒畅的,他也就不会把分数看得过重,就能轻松地玩耍、郊游、交往、锻炼、制作、下棋、钓鱼、演戏、画画,进行课外阅读,开展文娱活动,迷恋科学实验,发展兴趣特长等,他就能主动、快乐、活泼地发展。
然而,近年来的教育却过分看重作业、考试和分数,60分及格的标准似乎约定俗成地被更改了,各地的土政策变成了80分及格,90分及格,甚至95分以上才算及格,并大力提倡双百分。有的孩子考了98分,回家还要受父母的批评、训斥。社会上普遍存在如此的教育思想,孩子怎能不紧紧地盯着分数,紧张地应付考试,疲倦地磨蹭作业呢?他们小小年纪,就要经常背着作业、考试、分数的沉重包袱生活,天天听着父母的催促,常常想着分数、名次,一放学回家就得坐回书桌旁,精神被束缚了,双手受捆绑了,怎能放松地去领略多彩多姿的大千世界,怎能快乐地去动手动脑进行操作,怎能津津有味地品尝兴趣活动的甘美,怎能享受到发展爱好特长的无比喜悦呢?
所以我认为,加大作业量,强制学习,老是盘算学生考分的优秀率,在人才成长中实在是得不偿失之举,甚至在客观上起着摧残儿童身心健康成长的作用。
②60分及格的教育思想是符合事物发展的规律的,也是符合儿童认识发展的规律和人才成长的规律的。
因为世间万事万物的进展都没有直线可循,连飞机在毫无阻拦的高空飞行也有转弯、绕圈和进退的时候,科研上也常有成功和失败,工作上也常有进展和失误,军事上也常有进攻和退却,比赛中常有得分和失分,这些都是常识;而且严格说来,有曲折才有前进,有失误才有成功,有失分才有得分,有退却才有胜利。一位著名乒乓球运动员、世界冠军获得者曾说:“如果我不准备丢一些分数放手猛攻的话,我就不能多得分,就没有希望战胜对手。”这就是进取的辩证法。
世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事,打仗尚且不讲究一城一池的得失,为什么却要求孩子的功课门门优秀,“一考一个满分”地前进呢?这无疑会使孩子的生活变得枯燥乏味,令他目光短浅,心胸狭窄,一心想着作业、考试,拼命追求和斤斤计较那个分数,这会有利于造就心胸开阔、勇敢进取、知识面广、多才多艺的高素质人才幼苗吗?
③人的认识不是一次完成的,世上不存在学习知识能做到一次达标和巩固的事。
在学习过程中,只要求基本接受,允许差错,然后在成功的经验和错误的教训中提高。要知道,有了正反两方面的感受,得到的知识才更深刻,并能熟练应用。所以,允许孩子的考试有十几分的差错并没有什么坏处,只要处理得好,就有利于他们在正确和错误的比较中进行学习,在反复的积累中获得更全面的知识和技能,最后成为高素质人才。
小学的许多老教师发现,自己从教数十年,学生们一批批地长大成人,在社会上卓有贡献者,往往是那些小时候兴趣较广泛的调皮生;而门门功课高分、活动能力较差的孩子,长大了反而表现平平。这是值得深思的现象。爱迪生、达尔文在小学里都是有名的“兴趣广泛的调皮生”,这也给教育者一个非常深刻的启示。